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知道,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 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1)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为什么要确立这样的外交政策?
(2)材料二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新时期中国怎样的外交政策?并指出其影响。
(4)综合上述内容,就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当前题号:1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电视剧《外交风云》细数新中国外交峥嵘历程和光辉岁月,全方位地展现了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外交史实。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外交风云”中留下的下列重要而珍贵镜头,从一个侧面说明新中国
A.外交原则的适时调整B.外交空间的逐渐拓展
C.与美关系的逐步改善D.区域合作的不断推进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971年7月9日至11日,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基辛格表示:(1)承认台湾属于中国。(2)美国不再与中国为敌,不再孤立中国,在联合国内将支持恢复中国的席位,但不支持驱逐蒋介石集团的代表……7月16日,双方发表了会谈公告。这一公告的发表
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B.使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表明美国欲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D.标志美国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破产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加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行为
B.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
C.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
D.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中美关系正常化
A. 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 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C. 掀起了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D. 大大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980年中美达成协议:由美方提供设备、由中方技术人员操作,在中国新疆的奇台和库尔勒建立监测苏联核武器和导弹试验的监测站,所获情报中美共享。这段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A.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B.中美已妥善解决意识形态的分歧
C.中美已结成军事同盟国D.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已初见成效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新闻图片”是“国家记忆”的重要形式。下列一组新闻图片最贴切的主题为:
A.破冰之旅B.一国两制C.走出冷战D.改革开放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978年12月16日公布的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摘录如下:“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些摘录的内容
A.说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表明中美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C.体现了大陆对台湾政策的改变D.反映出中美两国结盟以对抗苏联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边的漫画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两国政府在联合国会议上第一次展开论战的情景。该漫画反映出
A.东亚局势呈现紧张态势B.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挑战D.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