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民众运动,国民党参加的少,共产党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达2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临时大总统誓词的照片    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八路军、新四军臂章使用于( )
A.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期间B.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时期
C.局部抗战期间D.全面抗战期间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表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的主题,其中1924—1927年处应该填写
A.星星之火,力挽狂澜B.国民革命,分道扬镳
C.抗日烽火,救亡图存D.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922年9月,***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A.人民的迫切愿望
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
C.知识分子的共识
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曾表明抗战不是一年半载可以了结之事,必须“抱定三年五年如一日的精神……铲除短期得失之念,不致因小胜而浮,因小败而丧气……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全面抗战路线成为国共的共识
C.国民党放弃了片面抗战路线D.国共抗战策略有一定的一致性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金田起义百年纪念》邮票之一 《金田起义百年纪念》邮票之二
材料二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封面
材料三 

中共一大上海会议会址 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些阶级所进行的民主革命?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
(2)材料一所反映历史事件中,有哪些文献提出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案?
(3)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发生的第一次巨变,它大大促进了社会进步。可是,有人却说它失败了,为什么?
(4)材料三反映了中共探索出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结果如何?
当前题号:7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1942年1月,由美、英、苏、中领衔签署的二十六国联合宣言的发表,及蒋介石出任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统一指挥中国、越南、泰国境内的盟军作战。这是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令中国朝野各方颇感自豪。这一结果
A.主要得益于中国对二战的贡献B.表明中国已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C.说明国际政治新格局已经形成D.反映了中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国学大师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他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C.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中说:“‘五四运动’是一个复杂现象,它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这一连串的活动都是由下列两个因素激发出来的:一方面是二十一条要求和山东决议所燃起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的提倡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民主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以建立一个新中国。”作者认为,五四运动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③民族意识觉醒下的斗争   ④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