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期最有可能是
A.西周B.春秋战国C.秦朝D.汉朝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有学者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其本身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这反映出
A.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
B.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
C.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
D.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秦朝建立后,兴建了一批公共工程,如万里长城、驰道、灵渠等。这些工程的修建,得益于秦朝
A.土地私有的强化
B.法律制度的健全
C.中央集权的建立
D.社会矛盾的缓和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剑桥中国秦汉史》说:“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短的时期也可能是一件好事。……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经过了汉代的完善和巩固,又推行了1700年,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这套制度
A.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
B.解决了君主专制的决策弊端
C.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传统
D.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某制度)所代表的新型国家之职’,‘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这一制度指的是(  )
A.宗法制B.分封制
C.皇帝制D.郡县制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秦朝的户籍简,类似于今天的“户口簿”。其特点是一木简记一户,又称“户版”“户籍”,是征发赋役的依据。据此推测,最有可能使用此类简犊的“九卿”是
A.奉常B.太仆C.将作少府D.治粟内史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21世纪中国的南方某些地区,依然可见“千年之家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裁之谱丝毫不紊”的状况,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的鼓励B.宗法制度的影响
C.儒家文化的传承D.农耕经济的作用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列传里,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这主要说明中国传统社会
A.宗法分封始终主导
B.家国一体观念突出
C.君权至上意识浓厚
D.家庭伦理道德至上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据《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记载,周初所封诸侯多集中于王畿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边远地区,而在统治中心渭河流域则几乎没有封侯情况。其主要原因是
A.监督商的残余势力B.分封地区经济发达
C.分封地区文化发达D.扩展王朝四周疆域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