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历史
题干
国学大师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他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C.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11 04:44: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1919年,一个美国驻华公使在《回忆录》中说:“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今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这场运动”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运动
D.五四运动
同类题2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中国这头睡狮开始狂吼。资产阶级为之奔走呼号,学生游行示威,火烧曹宅;商人罢市歇业,国人拒买日货;工人罢工停产。连那些封建以来的王公贵族参与到抗议的队伍中来。从上述现象看,五四运动应该属于什么性质( )
A.社会主义运动
B.民族主义运动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自由主义运动
同类题3
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中说:“‘五四运动’是一个复杂现象,它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这一连串的活动都是由下列两个因素激发出来的:一方面是二十一条要求和山东决议所燃起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的提倡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民主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以建立一个新中国。”作者认为,五四运动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③民族意识觉醒下的斗争 ④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同类题4
五四运动后,“走向民间”逐渐成为知识精英们的共识,刚成立的***选择让学生深入工厂及乡村中宣传和帮助工农建立组织,乡村建设运动也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反映出
A.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B.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C.社会动员观念的更新
D.民主革命任务的转变
同类题5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相关知识点
政治史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