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经济史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在一次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内有官员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了。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地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据此可知,这些官员
A.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 B.仍以天朝上国自居 |
C.试图遏制英国侵略势力 | D.国家主权意识缺失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元年(1821年)十一月,两广总督阮元就美国商船水手伤毙民妇案向道光帝上折奏报。

材料二 (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很大,签字一事请陆总长(注:外交总长陆征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当时国内公众团体以及某些省份的省长们甚为焦急,纷纷致电代表团,坚请拒签。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类案件若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处理结果会有何不同?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代表团坚请拒签”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道光元年(1821年)十一月,两广总督阮元就美国商船水手伤毙民妇案向道光帝上折奏报。

材料二 (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很大,签字一事请陆总长(注:外交总长陆征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当时国内公众团体以及某些省份的省长们甚为焦急,纷纷致电代表团,坚请拒签。
——摘编自《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分册
(1)根据材料一说明此案件办理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对外交往的哪些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类案件若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处理结果会有何不同?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代表团坚请拒签”的原因有哪些?
有著作评论中美关系:“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以下说法与之不符的是
A.“痛苦”包括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B.“效仿”主要指建立中华民国 |
C.“合作”的起点是在1972年 |
D.“对抗”包括抗美援朝战争 |
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工具。观察如图,对当时人民军队作战形势判断正确的是


A.从北往南依次推进 | B.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
C.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 D.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
有学者认为:“到1927年4月,北伐军在10个月内攻占了近半个中国,取得了巨大胜利。北伐战争基本上实现了国民革命运动所要完成的直接目标,由此国家统一进程的步伐大大加快。”这个“直接目标”是
A.动摇北洋军阀统治 | B.打击帝国主义 |
C.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 D.实现国共合作 |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新海关制定的出口关税高于5%,而进口关税则低于5%。比如茶叶出口关税每担2.5两,但国际市场的茶叶价格每担从未超过50两。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中国关税完全被列强控制 | B.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增强 |
C.中国海关逐步走向制度化 | D.进口关税诠释了侵略者的意图 |
18世纪中叶,英国“贵族权力达到顶峰”,统治者对英国制度骄傲不已,说它是全世界最好的制度,任何变动都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然而工业革命终究不可阻挡,经济的快速增长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结构变化,终于使英国现有的政治制度与现实脱节太远。据此可推知,工业革命
A.加快了议会改革进程 | B.壮大了无产阶级力量 |
C.加大了制度革新难度 | D.严重破坏了社会稳定 |
从1867年至1884年,英国进行了第二、第三次选举制度改革,使大多数成年男子拥有了普选权;1885年又对国会选举中的议席分配进行了改革,使选区的分配更趋合理、完善。据此可知
A.英国大多数公民拥有选举权 | B.欧美国家人民普遍享有了选举权 |
C.英国君主立宪制已正式确立 | D.资产阶级代议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
材料
古罗马 | 英国 | 美国 |
公元前454年,罗马元老院被迫承认公民大会制定法典的决议,这就是著名的《十二表法》。因各表系由青铜铸成,故习惯上称作《十二铜表法》。 212年授与帝国境内全体自由居民以罗马公民权和一切法定形式的自治敕令的颁行是罗马居民争取公民权斗争的结果。 526年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 1688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贵族妥协而推翻国王史称光荣革命 1689《权利法案》标志君主立宪政治确立 1714—1837乔治王朝时期统治时期 1832年通过的关于扩大下议院选民基础的法案。该议案加入了中产阶级的势力,是英国议会史的一次重大改革。 | 1777年大陆会议制定的《邦联条例》规定,美国是由当时13个独立州组成的邦联制国家 1787年制宪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了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 1861—1865年美国内战 1865年联邦政府规定,各州不得自由退出联邦,公民必须首先是联邦的公民,然后才是各州的公民;并规定废除黑人奴隶制。 |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主题,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予以说明。(要求:主题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美国宪法之父汉密尔顿在美国制宪会议上说:“所有的社会都分成了少数派和多数派。少数派包括富人和出身名门的人士,多数派包括人民大众……应该使少数阶级在政治上享受特殊永久的地位。他们可以阻止多数阶级的骚动……人民!人民是一个大野兽!”对他的主张解读不正确的是
A.实行精英政治 | B.限制民众权力 | C.限制政府权力 | D.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