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随机抽样
- + 用样本估计总体
- 条形统计图
- 折线统计图
- 扇形统计图
- 频率分布表
- 频率分布直方图
- 频率分布折线图
- 茎叶图
- 众数
- 中位数
- 平均数
- 极差、方差、标准差
-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 推理与证明
- 算法与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甲、乙两个城市2017年夏季连续5天中,每天的最高气温(
)数据如下:
则这5 天中,每天最高气温较为稳定(方差较小)的城市为_______. (填甲或乙).

城市 | 每天的最高气温 |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
甲 | 28 | 31 | 27 | 33 | 31 |
乙 | 25 | 26 | 29 | 34 | 36 |
则这5 天中,每天最高气温较为稳定(方差较小)的城市为_______. (填甲或乙).
某校初三年级有
名学生,随机抽查了
名学生,测试
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次数),将数据整理后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用样本估计总体,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校初三年级学生![]() ![]() |
B.该校初三年级学生![]() ![]() |
C.该校初三年级学生![]() ![]() ![]() |
D.该校初三年级学生![]() ![]() ![]() |
为了解某地高三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抽查该地区100名年龄在17.5-18岁之间的男生体重(kg)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根据右图可得这100名学生中体重在[56.5,64.5]得学生人数是( )


A.20人 | B.30人 | C.40人 | D.50人 |
右图是某篮球运动员在一个赛季的30场比赛中得分的茎叶图,则得分的中位数
与众数分别为( )

与众数分别为( )

A.3与3 | B.23与3 |
C.3与23 | D.23与23 |
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茎叶图如图所示,考虑以下结论:

①甲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
②甲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小于乙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
③甲运动员得分的标准差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标准差;
④甲运动员得分的标准差小于乙运动员得分的标准差;
其中根据茎叶图能得到的正确结论的编号为( )

①甲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
②甲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小于乙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
③甲运动员得分的标准差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标准差;
④甲运动员得分的标准差小于乙运动员得分的标准差;
其中根据茎叶图能得到的正确结论的编号为(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某中学有初中学生1800人,高中学生1200人.为了解全校学生本学期开学以来的课外阅读时间,学校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将样本中的“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按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单位:小时)各分为5组:
,得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估计全校学生中课外阅读时间在
小时内的总人数约是多少;
(2)从全校课外阅读时间不足10个小时的样本学生中随机抽取3人,求抽出的3人中至少有1个高中生的概率.

(1)估计全校学生中课外阅读时间在

(2)从全校课外阅读时间不足10个小时的样本学生中随机抽取3人,求抽出的3人中至少有1个高中生的概率.

某市高中全体学生参加某项测评,按得分评为
两类(评定标准见表1).根据男女学生比例,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10000名学生的得分数据,其中等级为
的学生中有40%是男生,等级为
的学生中有一半是女生.等级为
和
的学生统称为
类学生,等级为
和
的学生统称为
类学生.整理这10000名学生的得分数据,得到如图2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表1

(I)已知该市高中学生共20万人,试估计在该项测评中被评为
类学生的人数;
(Ⅱ)某5人得分分别为45,50,55,75,85.从这5人中随机选取2人组成甲组,另外3人组成乙组,求“甲、乙两组各有1名
类学生”的概率;
(Ⅲ)在这10000名学生中,男生占总数的比例为51%,
类女生占女生总数的比例为
,
类男生占男生总数的比例为
,判断
与
的大小.(只需写出结论)









类别 | 得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1

(I)已知该市高中学生共20万人,试估计在该项测评中被评为

(Ⅱ)某5人得分分别为45,50,55,75,85.从这5人中随机选取2人组成甲组,另外3人组成乙组,求“甲、乙两组各有1名

(Ⅲ)在这10000名学生中,男生占总数的比例为51%,






随着“中华好诗词”节目的播出,掀起了全民诵读传统诗词经典的热潮.某社团为调查大学生对于“中华诗词”的喜好,从甲、乙两所大学各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记录他们每天学习“中华诗词”的时间,并整理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

根据学生每天学习“中华诗词”的时间,可以将学生对于“中华诗词”的喜好程度分为三个等级 :

(Ⅰ)从甲大学中随机选出一名学生,试估计其“爱好”中华诗词的概率;
(Ⅱ)从两组“痴迷”的同学中随机选出2人,记
为选出的两人中甲大学的人数,求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
(Ⅲ)试判断选出的这两组学生每天学习“中华诗词”时间的平均值
与
的大小,及方差
与
的大小.(只需写出结论)

根据学生每天学习“中华诗词”的时间,可以将学生对于“中华诗词”的喜好程度分为三个等级 :

(Ⅰ)从甲大学中随机选出一名学生,试估计其“爱好”中华诗词的概率;
(Ⅱ)从两组“痴迷”的同学中随机选出2人,记



(Ⅲ)试判断选出的这两组学生每天学习“中华诗词”时间的平均值




随着“中华好诗词”节目的播出,掀起了全民诵读传统诗词经典的热潮.某大学社团为调查大学生对于“中华诗词”的喜好,在该校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记录他们每天学习“中华诗词”的时间,并整理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

根据学生每天学习“中华诗词”的时间,可以将学生对于“中华诗词”的喜好程度分为三个等级 :
(Ⅰ) 求
的值;
(Ⅱ) 从该大学的学生中随机选出一人,试估计其“爱好”中华诗词的概率;
(Ⅲ) 假设同组中的每个数据用该组区间的右端点值代替,试估计样本中40名学生每人每天学习“中华诗词”的时间.

根据学生每天学习“中华诗词”的时间,可以将学生对于“中华诗词”的喜好程度分为三个等级 :
学习时间 ![]() (分钟/天) | ![]() | ![]() | ![]() |
等级 | 一般 | 爱好 | 痴迷 |
(Ⅰ) 求

(Ⅱ) 从该大学的学生中随机选出一人,试估计其“爱好”中华诗词的概率;
(Ⅲ) 假设同组中的每个数据用该组区间的右端点值代替,试估计样本中40名学生每人每天学习“中华诗词”的时间.
有关部门从甲、乙两个城市所有的自动售货机是随机抽取了16台,记录上午8:00~11:00间各自的销售情况(单位:元),用茎叶图表示:设甲、乙的平均数分别为
,标准差分别为
,则( )




A.![]() ![]() | B.![]() ![]() |
C.![]() ![]()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