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随机抽样
- + 用样本估计总体
- 条形统计图
- 折线统计图
- 扇形统计图
- 频率分布表
- 频率分布直方图
- 频率分布折线图
- 茎叶图
- 众数
- 中位数
- 平均数
- 极差、方差、标准差
-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 推理与证明
- 算法与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某班50名学生期中考试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成绩分组区间是:[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从样本成绩不低于80分的学生中随机选取2人,记这2人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人数为ξ,则ξ的数学期望为( )

A.![]() | B.![]() | C.![]() | D.![]() |
某班有48名学生,在一次考试中统计出平均分为70,方差为75,后来发现有2名同学的分数登记错了,甲实际得80分却记成了50分,乙实际得70分却记成了100分,更正后平均分为________,方差为________.
某校甲、乙两个班级各有5名编号为1,2,3,4,5的学生进行投篮练习,每人投10次,投中的次数如下表:
则以上两组数据的方差中较小的一个为s2,则s2=( )
学生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5号 |
甲班 | 6 | 7 | 7 | 8 | 7 |
乙班 | 6 | 7 | 6 | 7 | 9 |
则以上两组数据的方差中较小的一个为s2,则s2=( )
A.![]() | B.![]() | C.![]() | D.2 |
对某市“四城同创”活动中800名志愿者的年龄抽样调查统计后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但是年龄组为[25,30)的数据不慎丢失,则依据此图可得:

(1)[25,30)年龄组对应小矩形的高度为________;
(2)据此估计该市“四城同创”活动中志愿者年龄在[25,35)的人数为________.

(1)[25,30)年龄组对应小矩形的高度为________;
(2)据此估计该市“四城同创”活动中志愿者年龄在[25,35)的人数为________.
某化肥厂甲、乙两个车间包装肥料,在自动包装传送带上每隔30min抽取一包产品,称其重量,分别记录抽查数据如下:
甲:102, 101, 99, 98, 103, 98, 99;
乙:110, 115, 90, 85, 75, 115, 110.
(Ⅰ)这种抽样方法叫做什么抽样方法?
(Ⅱ)将这两组数据用茎叶图表示出来;
(Ⅲ)将两组数据比较:说明哪个车间的产品较稳定.
甲:102, 101, 99, 98, 103, 98, 99;
乙:110, 115, 90, 85, 75, 115, 110.
(Ⅰ)这种抽样方法叫做什么抽样方法?
(Ⅱ)将这两组数据用茎叶图表示出来;
(Ⅲ)将两组数据比较:说明哪个车间的产品较稳定.
若样本
的平均数是10,方差为2,则对于样本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平均数为10,方差为2 | B.平均数为11,方差为3 |
C.平均数为11,方差为2 | D.平均数为12,方差为4 |
在某次期末考试中,从高一年级中抽取6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均为整数)分段为
后,部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求分数在
内的频率,并补全这个频率分布直方图;
(2)统计方法中,同一组数据常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为代表,据此估计本次考试中全年级数学成绩的平均分.


(1)求分数在

(2)统计方法中,同一组数据常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为代表,据此估计本次考试中全年级数学成绩的平均分.
某企业开展职工技能比赛,并从参赛职工中选1人参加该行业全国技能大赛.经过6轮选拔,甲、乙两人成绩突出,得分情况如茎叶图所示.

若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分别是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若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分别是


A.![]() |
B.![]() |
C.![]() |
D.![]() |
在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共有n个小矩形,若中间一个小矩形的面积等于其余(n-1)个小矩形面积的
,且样本容量为300,则中间一组的频数为( )

A.30 | B.40 |
C.50 | D.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