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
- 等差中项
- + 等差数列的性质
-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计算
- 等差数列的应用
- 等差数列的函数特性
-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 an与Sn的关系——等差数列
-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
-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函数特性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推理与证明
- 算法与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已知等比数列{an}中,a2·a8=4a5,等差数列{bn}中,b4+b6=a5,则数列{bn}的前9项和S9等于( )
A.9 | B.18 | C.36 | D.72 |
《九章算术》卷第六《均输》中,有问题“今有竹九节,下三节容量四升,上四节容量三升.问中间二节欲均容,各多少?”其中“欲均容”的意思是:使容量变化均匀,即由下往上均匀变小.在这个问题中的中间两节容量和是( )
A.![]() | B.2升 | C.![]() | D.3升 |
已知函数
(
),且不等式
对任意的
都成立,数列
是以
为首项,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
(1)当
时,写出方程
的解,并写出数列
的通项公式(不必证明);
(2)若
(
),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对任意的
,都有
成立,求
的取值范围.







(1)当



(2)若








我国南北朝时的数学著作《张邱建算经》有一道题为:“今有十等人,每等一人,宫赐金以等次差降之,上三人先入,得金四斤,持出,下三人后入得金三斤,持出,中间四人未到者,亦依次更给,问各得金几何?”则在该问题中,中等级中的五等人与六等人所得黄金数(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