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刘禹锡的两首同题诗作,完成下面小题。

杨柳枝  刘禹锡

其一 其二

炀帝行宫汴水滨,   扬子江头烟景迷,

数枝残柳不胜春。   隋家宫树拂金堤。

晚来风起花如雪,   嵯峨犹有当时色,

飞入宫墙不见人。   半蘸波中水鸟栖。

(注)①嵯峨:山势高峻。②蘸:浸入。

【小题1】赏析第一首诗“数枝残柳不胜春”一句中“数”和“残”两个字的妙处。
【小题2】历代评论家都认为这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试从“异曲同工”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①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②柳士师:柳下惠。士师,狱官。《论语》:柳下惠为士师,三黜,有清誉。③桂江: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前往的柳州。④连山:指诗人所往之地连州。⑤有所思:即《有所思》,古乐府篇名。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达的情感丰富,有对志同道合又遭隔别的友人的深情厚谊,有与朋友分别的不舍之情,有对当政者的不满,有对故乡思念的愁苦。
B.首联写被贬离开国家十载,始得奉召还朝;却又再次贬放远地,与同样再次被贬的友人分别在即。
C.颔联用典巧妙,以典明志,通过“事异”把互相矛盾的情况扭合到一起,暗含对当政者的不满,以柳下惠三次遭贬黜比作同样“三黜”过的柳宗元,暗示他们都遭受了打击。
D.颈联“并”“尽”二字用得极为传神:两位迁客并影荒郊,翘首仰望着北回的大雁,一直到雁影在天际消失,把他们共同的望乡之情凄婉地传达出来了。
【小题2】本诗的结句非常精妙,请具体赏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始闻秋风

[唐]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晚年。②拳毛:即蜷毛,马毛拳曲貌。③眄:斜视。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我”可理解为有情的秋风,当它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一年未见的“君”,也就是诗人,此处的形象塑造可谓别出心裁。
B.“看黄菊”“听玄蝉”,诗人用秋日特有的风物点出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也借助玄蝉表露了自己高洁自守的情操。
C.颔联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五更听到风声醒来,对镜感叹自己容貌之变化,和首联相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
D.尾联中的“君”指秋风,而“扶病”二字则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小题2】有人评价此诗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松滋渡望峡中①

唐刘禹锡

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

梦渚②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③。

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

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④外是荒台。

注:①刘禹锡被贬出京期间,曾担任朗州司马、夔州刺史。多次往返均经松滋渡。松滋渡:在今湖北松滋县西北。②梦渚:云梦泽中的小洲。③秦灰:秦将白起攻楚时,曾火烧夷陵。④永安宫:在白帝城内,为刘备托孤之所。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第一句写作者站在松滋渡,眼前所见的是微微冷雨洒在凌寒的梅花上,意境清冷;第二句写作者望向无边的天际,只见雪花飘扬,雪花化水奔涌而来。
B.第五句“巴人泪应猿声落”化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写船客的哀愁。
C.第六句“船从鸟道回”则明从“望”字着墨,以船夫的艰辛和三峡的迂回曲折写百姓之苦。
D.尾联作者因遥望而生联想,由巫山十二峰和永安宫,想到巫山神女和刘备托孤。
【小题2】有评论说这首诗颔联最为精彩,最是体现作者创作风格,请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堤上行

刘禹锡

其一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檣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其二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注]①《堤上行》大约写于诗人被贬任夔州(巴蜀一带)刺史时。②幽轧:划桨声,③《桃叶》是乐府歌曲名,多指民间流行的表达爱情的歌:《竹枝》是巴蜀民歌,多表达怨苦之情。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酒旗、楼台、樯橹、傍晚争渡的人群、幽轧的船桨声,动静相映,画面灵动。
B.“争”和“急”两字,点出晚渡的特点,把人们急切的心理凝练地传达出来。
C.诗人在堤上远眺江南、江北,烟波渺茫,呈现在眼前的是美丽、迷蒙的夜景。
D.“水流”句写想象之景,以流水和月光的无限表现歌中“情”与“怨”的无限。
【小题2】刘禹锡的诗歌富有民歌特色,善于学习、借用民歌,请结合第二首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惜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飕枕边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看。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晚年。②拳毛:蜷毛,马毛拳曲貌。③眄:斜视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我”可理解为有情的秋风,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一年未见的“君”,也就是诗人,形象塑造可谓别出心裁。
B.颔联中,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五更听到风声醒来,对镜感叹自己容貌之变化,和首联相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
C.颈联中,“雕”感受到秋风,睁开睡眼“眄青云”,诗人通过写“雕”侧面表现了秋风能使马和雕长精神,赋予万物以活力。
D.尾联中的“君”指诗人自己,而“扶病”二字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分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秋斋独坐寄乐天兼呈吴方之大夫

刘禹锡

空斋寂寂不生尘,药物方书绕病身。

纤草数茎胜静地,幽禽忽至似佳宾。

世间忧喜虽无定,释氏销磨尽有因。

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

【小题1】简要赏析颔联的表达效果。
【小题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学阮公体三首(其二)(注)

刘禹锡

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鹫禽"

出门有远道,平野多层阴。

灭没驰绝塞,振迅拂华林。

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

(注)此诗作于诗人因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贬官朗州期间。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继承了传统的“悲秋”主题,首句中的“悲”字奠定了全诗低沉的感情基调。
B.朔风劲吹、秋霜凛冽、道路遥艰、阴云密布,这是诗歌为老骥、鸷禽创设的环境。
C.“驰”和“拂”精于炼字,生动传神地刻画了老骥扬蹄疾驰,鸯禽展翅迅飞的形象。
D.全诗描写和议论相结合,脉络清晰,尾联骨力雄健,感情激荡,饱含哲理。
【小题2】“老骥”和“鸯禽”的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