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 +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 格点图中画等腰三角形
- 找出图中的等腰三角形
- 根据等角对等边证明等腰三角形
- 根据等角对等边证明边相等
- 根据等角对等边求边长
- 直线上与已知两点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
- 求与图形中任意两点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如图:在4×4的网格中存在线段AB,每格表示一个单位长度,并构建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1)直接写出点A、B的坐标:A( , ),B( , );
(2)请在图中确定点C(1,﹣2)的位置并连接AC、BC,则△ABC是 三角形(判断其形状);
(3)在现在的网格中(包括网格的边界)存在一点P,点P的横纵坐标为整数(在格点上),连接PA、PB后得到△PAB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有 个.

(1)直接写出点A、B的坐标:A( , ),B( , );
(2)请在图中确定点C(1,﹣2)的位置并连接AC、BC,则△ABC是 三角形(判断其形状);
(3)在现在的网格中(包括网格的边界)存在一点P,点P的横纵坐标为整数(在格点上),连接PA、PB后得到△PAB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有 个.
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5、5、6,在△ABC所在平面内画一条直线,将△ABC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的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可画_____条.
在△ABC中,∠A=45°,∠B=45°,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ABC是直角三角形 | B.△ABC是锐角三角形 |
C.△ABC是等腰三角形 | D.∠A和∠B互余 |
如图,在Rt△ABC中,∠ACB=90°,∠A=30°,在直线AC上取一点P,使得△PAB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


A.6个 | B.5个 | C.4个 | D.3个 |
已知∠MON=20° ,点A B分别是射线OM、ON上的动点(A、B不与点0重合),若AB
OM,在射线ON上有一点C,设∠OAC=x°,下列x的值不能使△ABC为等腰三角形的是( )

A.20 |
B.45 |
C.50 |
D.125 |
如图,在
中,点D,E分别在边AC,AB上,BD与CE交于点O,给出下列三个条件:①∠EBO=∠DCO;②
;③
.

(1)上述三个条件中,由哪两个条件可以判定
是等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所有成立的情形)
(2)请选择(1)中的一种情形,说明你的理由.




(1)上述三个条件中,由哪两个条件可以判定

(2)请选择(1)中的一种情形,说明你的理由.
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3,3),在x轴、y轴上确定一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
A.4个 | B.7个 | C.8个 | D.10个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第一象限,点P在x轴上,若以P,O,A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共有()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