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几何图形初步
- 相交线与平行线
- + 三角形
- 三角形基础
- 全等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
- 勾股定理
- 四边形
- 圆
- 命题与证明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在学习轴对称的时候,老师让同学们思考课本中的探究题.
如图(1),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镇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
你可以在l上找几个点试一试,能发现什么规律?你可以在
上找几个点试一试,能发现什么规律?

聪明的小华通过独立思考,很快得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办法.他把管道l看成一条直线(图(2)),问题就转化为,要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AP与BP的和最小.他的做法是这样的:
①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
②连接AB′交直线l于点P,则点P为所求.
请你参考小华的做法解决下列问题.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BC=6,BC边上的高为4,请你在BC边上确定一点P,使△PDE得周长最小.
(1)在图中作出点P(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请直接写出△PDE周长的最小值:
.
如图(1),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镇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
你可以在l上找几个点试一试,能发现什么规律?你可以在


聪明的小华通过独立思考,很快得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办法.他把管道l看成一条直线(图(2)),问题就转化为,要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AP与BP的和最小.他的做法是这样的:
①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
②连接AB′交直线l于点P,则点P为所求.
请你参考小华的做法解决下列问题.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BC=6,BC边上的高为4,请你在BC边上确定一点P,使△PDE得周长最小.
(1)在图中作出点P(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请直接写出△PDE周长的最小值:
.

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折叠,设重叠部分为△EBD,那么下列说法:①
是等腰三角形,
;②折叠后
和
一定相等;③折叠后得到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④
和
一定是全等三角形.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如图,将Rt△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到△A′B′C的位置, 已知斜边AB=10cm,BC=6cm,设A′B′的中点是M,连结AM,则AM=______cm.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C +∠BCD =220°, E、F分别是AC、BD的中点,P是AB边上的中点,则∠EPF=________ .

如图,在正方形ABCD内一点E连接BE、CE,过C作CF⊥CE与BE延长线交于点F,连接DF、DE.CE=CF=1,DE=
,下列结论中:①△CBE≌△CDF;②BF⊥DF;③点D到CF的距离为2;④S四边形DECF=
+1.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 B.2 | C.3 | D.4 |
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为边AB,AC上的点,且有AE=DB,连接DE,DC.

(1)如图1,若AB=6,∠DEC=90°,求△DEC的面积.
(2)M为DE中点,当D,E分别为AB、AC的中点时,判定CD,AM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2,M为DE中点,当D,E分别为AB,AC上的动点时,判定CD,AM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1)如图1,若AB=6,∠DEC=90°,求△DEC的面积.
(2)M为DE中点,当D,E分别为AB、AC的中点时,判定CD,AM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2,M为DE中点,当D,E分别为AB,AC上的动点时,判定CD,AM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如图,在矩形ABCD中,过BD的中点O做EF⊥BD,分别与AB、CD交于点E、F.连接DE、BF.
(1)求证:四边形BEDF是菱形;
(2)若M是AD中点,联结OM与DE交于点N,AD=OM=4,则ON的长是多少?
(1)求证:四边形BEDF是菱形;
(2)若M是AD中点,联结OM与DE交于点N,AD=OM=4,则ON的长是多少?

如图,已知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AOB=60°,作DE∥AC,CE∥BD,DE、CE相交于点E.四边形OCED的周长是20,则BC=( )


A.5 | B.5![]() |
C.10 | D.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