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力的概念
- 力的作用效果
- 力的三要素
- 力的示意图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牛顿第一定律
- 惯性
-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 二力平衡的概念
- 平衡状态的判断
- 平衡力的辨别
-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 力与运动的关系
- 力与图象的结合
- + 弹力
- 力的测量
- 重力及其方向
- 重力的大小
- 摩擦力的存在
-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有一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它的秤钩受到5N水平向左的力,同时秤环受到5N水平向右的力,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A.10N | B.5N | C.2.5N | D.0N |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保持平衡。若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仍然使杠杆保持平衡,拉力F 的变化情况是()


A.变小 | B.变大 | C.不变 | D.无法确定 |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 F=kx,其中 F 为弹力大小,x 为形变量,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已知某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100N/m,原始长度为 10cm, 则在弹力为 5N 时,弹簧长度可能为_____或_____。
如图所示,两个长方体物块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并处在静止状态。两物块的材料已在图中标明,四幅图中上下物块的质量均相等。对四幅图中两物块接触处的弹力大小和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情况,有下列判断:①乙图中两物块间的弹力可能最大;②四幅图中的两物块间弹力一样大;③丁图中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最大;④四幅图中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样大;⑤乙、丁两图中两物块间的弹力一定相等(磁铁能吸引铁、钴、镍金属,磁铁之间有引力或者斥力)。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 | B.②④⑤ | C.①④ | D.①④⑤ |
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质量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上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次实验。
(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中做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_____
(3)由图像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钩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用弹簧测力计好, 还是用钩码更好一些?请说明理由。_____。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质量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上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次实验。
(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中做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_____
(3)由图像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钩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用弹簧测力计好, 还是用钩码更好一些?请说明理由。_____。
实验室常用的弹簧秤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有挂钩的拉杆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上的O 点,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其中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小明先将一个正常的铁制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丁所示的示数,再将该弹簧秤以如图乙和丙的两种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并分别用同样的力F0(F0>1N)竖直向上拉弹簧秤,则稳定后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


A.乙图读数为F0-1N,丙图读数为 1N |
B.乙图读数为F0+1N,丙图读数为F0-1N |
C.乙图读数为F0,丙图读数为F0-1N |
D.乙图读数为F0-1N,丙图读数为F0 |
弹簧在弹性范围内,且弹簧的缩短长度与压力成正比。如图左边为一轻质弹簧自然伸长时的状态,右边为放上一个12牛的钢球静止时的状态,已知AB=8厘米,BC=4厘米。当该钢球从高处自由落下到C位置时,弹簧从A处被压缩至C处,弹簧对钢球向上的力是____牛;从高处落到B点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物体的运动情况为_____(选填“先加速后减速”或“一直匀速”或“一直加速”)。

为探究“影响弹簧受力形变的因素”,兴趣小组作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受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三: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他们选择了甲、乙、丙3根弹簧作为研究对象.已知弹簧甲和丙是同种金属丝,弹簧乙是另一种金属丝,甲和乙原长均为6厘米,丙原长为9厘米,其他条件均相同,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以不同大小的力拉,如表是实验数据记录.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2)要证实猜想一,需比较________两组弹簧的数据.
(3)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________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猜想一: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受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三: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他们选择了甲、乙、丙3根弹簧作为研究对象.已知弹簧甲和丙是同种金属丝,弹簧乙是另一种金属丝,甲和乙原长均为6厘米,丙原长为9厘米,其他条件均相同,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以不同大小的力拉,如表是实验数据记录.
弹簧受到的拉力(牛)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
甲 | 弹簧的长度(厘米) | 6.0 | 6.6 | 7.2 | 7.8 | 8.4 | 9.0 | 9.6 | 10.6 |
乙 | 6.0 | 7.0 | 8.0 | 9.0 | 10.0 | 11.0 | 12.0 | 13.0 | |
丙 | 9.0 | 9.9 | 10.8 | 11.7 | 12.6 | 13.5 | 14.4 | 15.9 |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2)要证实猜想一,需比较________两组弹簧的数据.
(3)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________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台面上,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弹簧在自然长度,小球位于O点;当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时,释放小球;然后小球从A点开始向右运动,已知AO=BO,则( )


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 |
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 |
C.小球运动到O点时,因弹簧恢复了原长,小球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
D.小球运动到B点时,所受弹力方向向左,小球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