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氢氧化钙呈碱性
改良酸性土壤
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干燥氧气
C
氧气能支持燃烧
作燃料
D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灭火
 
A.A B.B C.C D.D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室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小金同学利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写出一个双球管中可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
A.N2中的(O2)通过红热的木炭层除去
B.NaCl溶液中的(Na2CO3)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
C.Fe粉中的(Fe2O3)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
D.CO2中的(CO)通过点燃的方式除去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
1/3体积的食盐水,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CO2能与食盐反应
B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
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被点燃的气体一定是H2
C
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
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D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
白磷通氧气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
通氧气后白磷燃烧
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
 
A.AB.BC.CD.D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甲同学认为若Ⅱ装置中装有水,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氧气,请写出K1、K2的开关顺序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可以利用Ⅰ、Ⅲ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若广口瓶B中盛放二氧化碳,A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盛放稀盐酸,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他的操作为________,最终他看到了Ⅲ中稀盐酸倒流入Ⅰ中有气泡产生。   
(3)丁同学认为将Ⅲ的烧杯换成量筒,Ⅱ中广口瓶装满水,则可以利用Ⅰ、Ⅱ、Ⅲ装置测定氢氧化钠样品中含碳酸钠杂质的质量分数,丁同学测定方法利用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1)用图甲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如果发现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始终不能集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述实验,你获知二氧化碳的性质有________。(写出两条性质)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小晨利用如图装置进行 CO2性质研究,注射器内装的是足量稀盐酸,硬质玻璃管中有四个棉球,期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关于实验过程及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A.若把大理石换成易溶于水的碳酸钠粉末则反应速度太快,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B.若把稀盐酸换成稀硫酸,则反应速率太慢,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C.通过①②或③④现象的比较,均不能得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D.通过①②或③④现象的比较,均能得出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同学们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实验与二氧化碳有关性质的探究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中紫色石磊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从中性变为酸性,由此能否判断CO2具有酸性并说明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柯做了下面两个趣味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1)
在铁片两端放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乒乓球碎片,在铁
片中间加热。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硬纸片后燃烧。
结论:_____
(2)

用大烧杯罩住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
①烧杯底部变黑;
②蜡烛火焰d比c先熄灭
d先熄灭的原因是: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如图如示,若将稀H2SO4比作初三学生,在“应急演练”中,要从楼顶入口处由上至下疏散到出口处,各层都有三道门(空白处为通道),稀硫酸要在每层中至少打开一道门(即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才能到达出口处,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若按“距离最短”的原则疏散,则其疏散路线由上至下依次为(填化学式)进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口。若按“速度最快”(化学反应速度最快)的原则疏散,则应将上述疏散路线中第五层改为(填化学式)____,所有楼层中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共有____种。
(2)写出疏散路线上经过第三层时的物质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若将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则无法通过第____层。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