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 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 +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 二氧化碳的用途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其中的几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景;她驱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这首诗所赞美的气体是( )
A.氧气 | B.氮气 | C.二氧化碳 | D.甲烷 |
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
A.某白色化合物固体溶于水,向所得的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证明该白色固体物质一定是碱 |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该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盐 |
C.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铜和硝酸钾这五种溶液 |
D.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下列物质分离方法错误的是( )
A.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导出点燃 |
B.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
C.除去H2中混有的HCl: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
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CuO:用足量的稀硫酸浸泡后过滤、洗涤 |
小王在做木炭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②在酒精灯上加热至发红;③将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剧烈燃烧;④反应结束后,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③实验现象说明木炭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和具有充足的氧气 |
B.利用④中的现象或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反应③结束后的集气瓶中的现象均可检验反应产物 |
C.若将④中的澄清石灰水改成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溶液将呈蓝色 |
D.步骤③④中发生的的反应分别为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
某次课外活动,学生利如图所示的材料进行探究实验,实验前,杠杆已调至平衡。

杆已调至平衡,实验中,缓慢通入CO2一段时间,右边乒乓球__________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实验后,再往集气瓶中滴入少量_____溶液,杠杆慢慢恢复平衡

杆已调至平衡,实验中,缓慢通入CO2一段时间,右边乒乓球__________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实验后,再往集气瓶中滴入少量_____溶液,杠杆慢慢恢复平衡
下列为提纯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 | 稀盐酸 | 蒸发结晶 |
B | 氯化铜溶液(氯化锌) | 金属铜 | 过滤 |
C |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 氢氧化钠溶液 | 洗气 |
D | 二氧化锰粉末(碳粉) | 水 | 过滤 |
A.A | B.B | C.C | D.D |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
B.甲→丙→乙→丁 |
C.乙→甲→丙→甲→丁 |
D.乙→甲→丙→乙→丁 |
为了测定某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10克食用纯碱样品盒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进行如图甲实验,实验前后,均需往装置中缓慢通一会氮气.(样品中其它不与稀硫酸反应)

(1)实验前,先往A装置通入一会氮气的目的是______;
(2)随着纯碱样品与稀硫酸反应,C装置增加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______
(3)若将稀硫酸换为浓盐酸,实验中C装置增加的质量会偏大,请说明理由______。

(1)实验前,先往A装置通入一会氮气的目的是______;
(2)随着纯碱样品与稀硫酸反应,C装置增加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______
(3)若将稀硫酸换为浓盐酸,实验中C装置增加的质量会偏大,请说明理由______。
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它在初中科学实验中的巧妙使用可使实验操作更简洁、现象更明显。以下对注射器在实验中的使用及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中注射器用于气密性检查,缓慢向外拉活塞,若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则气密性良好 |
B.乙中注射器作反应容器,夹紧弹簧夹振荡,紫色石蕊变红,则CO2与水反应有酸性物质生成 |
C.丙中的注射器可用于气体体积的测量,该装置测量的是红磷燃烧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 |
D.丁中的注射器代替了分液漏斗,实验室用此装置制氧气时,三角烧瓶内盛放的是氯酸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