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 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 +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 二氧化碳的用途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
(2)生石灰溶于水______
(3)工业上制二氧化碳_______
(4)稀盐酸除铁锈________
(5)氢氧化铝中和过多的胃酸____
(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
(2)生石灰溶于水______
(3)工业上制二氧化碳_______
(4)稀盐酸除铁锈________
(5)氢氧化铝中和过多的胃酸____
小李用右图气体发生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老师给他提供了石灰石、一瓶稀盐酸,小李把石灰石和100克稀盐酸装进发生器中,用天平称量发生器和里面物质的总质量,发现总质量的减小值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最后还有少量石灰石剩余。根据图象可知:

(1)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克。(2分)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不计水蒸发和稀盐酸的挥发)。(4分)

(1)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克。(2分)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不计水蒸发和稀盐酸的挥发)。(4分)
A是由植物发酵得到的一种有机燃料,请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回答:

(1)若该有机燃料的化学方程式为CH3OH或C2H5OH。为了确定该有机物的成分,取一定量该无色液体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该有机物A应该是_________ ,E物质为_______ (以上两格均填化学式)。
(2)请写出一个上述关系图中有气体生成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

(1)若该有机燃料的化学方程式为CH3OH或C2H5OH。为了确定该有机物的成分,取一定量该无色液体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该有机物A应该是
(2)请写出一个上述关系图中有气体生成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使两份等质量的碳酸钙,一份与稀盐酸完全反应,一份高温完全煅烧所产生的CO2的质量( )
A.一样多 | B.跟稀盐酸反应的多 |
C.煅烧的多 | D.无法判断 |
如图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
B.![]() |
C.![]() |
D.![]() |
为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样品粉碎后等分成三等份,交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如下实验:(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与水,加热不分解)
①甲同学用将样品加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②乙同学将一份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逐渐加入某一浓度的盐酸,反应过程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③丙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产生的CO2气体用足量的烧碱溶液吸收,同时测量B瓶烧碱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1)甲同学在此测定过程中有两个时间段固体的质量都没有改变,则在t0至t1时间段,在t5至t6时间段,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分别是_____。
(2)乙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有多少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经过甲、乙、丙同学的计算,发现丙同学测得碳酸钙质量分数明显偏大)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
①甲同学用将样品加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②乙同学将一份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逐渐加入某一浓度的盐酸,反应过程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③丙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产生的CO2气体用足量的烧碱溶液吸收,同时测量B瓶烧碱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1)甲同学在此测定过程中有两个时间段固体的质量都没有改变,则在t0至t1时间段,在t5至t6时间段,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分别是_____。
(2)乙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有多少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经过甲、乙、丙同学的计算,发现丙同学测得碳酸钙质量分数明显偏大)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
A﹣H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A属于盐,常用作建筑材料,E是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H的溶液呈浅绿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完全标出)。

(1)写出F的俗称______,H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④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反应。
(3)少量气体B通入F的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写出F的俗称______,H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④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反应。
(3)少量气体B通入F的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过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
资料二:1754年,布莱克将石灰石锻烧首次制得CO2,并完成了如下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1)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
(2)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0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缓慢通入300毫升CO2。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_______毫升。
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
资料二:1754年,布莱克将石灰石锻烧首次制得CO2,并完成了如下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1)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
(2)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0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缓慢通入300毫升CO2。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_______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