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空气
- 氧气
- + 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 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 二氧化碳的用途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碳酸钙固体和水 ④氧化铜和稀硫酸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碳酸钙固体和水 ④氧化铜和稀硫酸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某兴趣小组同学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气球胀大。

(1)王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2)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3)杨红通过检验生成物: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4)你认为两实验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填代号)。

(1)王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2)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3)杨红通过检验生成物: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4)你认为两实验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填代号)。
丙烷(C3H8)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的燃料,其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某校环保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了如下装置(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对丙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的气体进行了检测:

(1)经分析,丙烷燃烧后的气体可能含有C0、C02和H2 O。
(2)将上述装置按一定顺序连接完整,使之尽可能检测出丙烷燃烧后的产物。你设计的连接顺序为:燃烧后的气体 →D。
(3)该小组的同学按合理的连接顺序进行检测.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部分现象如下: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分析可知,丙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的气体为 。
(4)A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1)经分析,丙烷燃烧后的气体可能含有C0、C02和H2 O。
(2)将上述装置按一定顺序连接完整,使之尽可能检测出丙烷燃烧后的产物。你设计的连接顺序为:燃烧后的气体 →D。
(3)该小组的同学按合理的连接顺序进行检测.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部分现象如下: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分析可知,丙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的气体为 。
(4)A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为了测定某石灰石矿样的纯度(其中所含杂质不与酸反应),某同学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用盐酸溶解矿样→干燥所得气体→用NaOH溶液吸收气体→根据NaOH溶液的增重量计算矿样的纯度。实验过程中所取矿样的质量为20g。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A为溶解矿样的装置,若已经准备了长颈漏斗、双孔橡胶塞、导气管,为了完成溶解至少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 ;
(2)B中所盛的试剂是 ;
(3)根据上述装置进行实验,下列情况会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的是 ;
①实验开始前A、B装置以及导气管内残留有少量空气
②进入C装置的气体中还混有少量HCl气体
③气体通过速度过快,CO2来不及被NaOH溶液全部吸收
④实验结束时,系统内还残留有少量CO2气体
(4)改进实验装置并进行正确操作可以准确测出矿样的纯度,若此时C装置在实验前后其质量增加了6.6 g,则该矿样的纯度为 。

(1)A为溶解矿样的装置,若已经准备了长颈漏斗、双孔橡胶塞、导气管,为了完成溶解至少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 ;
(2)B中所盛的试剂是 ;
(3)根据上述装置进行实验,下列情况会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的是 ;
①实验开始前A、B装置以及导气管内残留有少量空气
②进入C装置的气体中还混有少量HCl气体
③气体通过速度过快,CO2来不及被NaOH溶液全部吸收
④实验结束时,系统内还残留有少量CO2气体
(4)改进实验装置并进行正确操作可以准确测出矿样的纯度,若此时C装置在实验前后其质量增加了6.6 g,则该矿样的纯度为 。
王强同学在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对回收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不含其它的杂质)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该混合溶液放入烧杯中,再滴入20g溶质质量分数为21.2%的碳酸钠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刚加入碳酸钠溶液时,发现没有沉淀生成,却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 。
(3)计算所取混合液中CaCl2的质量。

(1)刚加入碳酸钠溶液时,发现没有沉淀生成,却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 。
(3)计算所取混合液中CaCl2的质量。
双球洗气管常用于气体除杂、干燥、吸收(可防倒吸)等实验。为吸收某气体并检验其性质进行图中实验,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请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左方进入的气体是()


A.NH3 | B.HCl | C.CO2 | D.O2 |
小思同学在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完毕后,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思同学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有的溶质是______① ______(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1)小思同学取少量废液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后,酚酞不变色。于是小思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你认为小思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_② _ __。
(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_③__。
A 石蕊 B 酚酞 C Na2CO3 D NaOH
(拓展与应用)(1)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要想处理废液只得到氯化钙溶液,应向废液中加足量或过量的( ④ )
(2)通过以上探究,如果该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___⑤__(写一条)。
(交流与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剩余(环境污染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思同学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有的溶质是______① ______(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1)小思同学取少量废液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后,酚酞不变色。于是小思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你认为小思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_② _ __。
(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_③__。
A 石蕊 B 酚酞 C Na2CO3 D NaOH
(拓展与应用)(1)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要想处理废液只得到氯化钙溶液,应向废液中加足量或过量的( ④ )
A.Na2CO3 | B.CaCO3 |
(交流与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剩余(环境污染问题)。
CO2是初中科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铜与酸不反应)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__________ ;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
小雯同学对小虎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
小雯同学对小虎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某同学对若干块矿石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8g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______________克?
(2)上表中m的数值应为________________?
(3)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
序号 | 加入稀盐酸质量(g) | 剩余固体质量(g) |
第1次 | 10 | 5.5 |
第2次 | 10 | m |
第3次 | 10 | 1.2 |
第4次 | 10 | 1.2 |
(1)8g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______________克?
(2)上表中m的数值应为________________?
(3)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
甲乙是某同学设计的两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两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 |
B.甲装置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相等 |
C.甲装置具有控制反应进行与否的功能 |
D.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