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锥形瓶中装有碳酸钙,则该装置可以制取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是某同学在B中装入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未收集到该气体,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此套装置制取干燥氧气,则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那么B装置应该装入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做灯火实验
B.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烹调食物
C.通风不好的房间内安装使用煤气热水器
D.用工业酒精配酒饮用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实验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A.A处下降,B处上升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上升,B处下降D.AB两处都不变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为检验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某学习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并进行了如下实验。他们把滤纸浸泡在磷钼酸与氯化金钯的黄色混合液中制成的试纸(试纸遇一氧化碳立刻变蓝色,而遇二氧化碳不反应)放在B装置中,加热A装置,发现B装置中的试纸没有变色,C 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请写出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调换B、C装置,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了2个兴趣实验。每次实验时,打开止水夹,C瓶内的水流入D中,同时见到B中有气泡逸出。

(1)在A处放置燃烧的蜡烛,B中无色溶液变浑浊,B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被吸入B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处放置某溶液,若B中盛有紫色试液甲,则发现B中变红色;若B中盛有红色溶液乙,则变无色。乙可能是________,结合A、B两处物质的性质解释乙变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欲除去铁锈可用_________清洗。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若要用化学试剂来证明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______色。
当前题号:6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在实验室里,我们常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某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还有少量的硫化物。查阅相关的资料:已知碳酸钙与盐酸的复分解反应可自发进行。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a%的四种溶液的pH大小情况见表格
(1)表中pH大小情况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较弱酸。下列反应均能发生,但不符合上述规律的是 (填字母)
A.HCl+ NaHCO3=" NaCl" + H2O + CO2
B.2HCl + CaS = CaCl2+ H2S↑
C.H2S + CuSO4= H2SO4+ CuS↓
(2)根据以上信息,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设计了如图装置,请你分析:
已知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HCl气体。A装置中可以放     ,是为了检验并除去其中的  ,从而确定大理石中是否含有硫化钙。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无色气体,可能是由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将无色气体进行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甲装置中的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一定由还原性气体和二氧化碳组成
B.该气体可能含有碳的氧化物
C.该气体一定是混合物
D.该气体一定含有还原性气体,且一定含有碳元素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的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
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有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
设计方案:将一定量氧化铁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消耗炭和氧元素的质量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查阅资料:氮气不能跟炭粉和氧化铁发生反应,也不跟碱溶液发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
收集证据,验证假设:

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简答
①取3.2g氧化铁与2g炭粉均匀混合,放入质量为48.2g的B玻璃管中。
B玻璃管和氧化铁、炭粉的总质量为
②仪器:打开弹簧夹,往贮气瓶中注入水。
 
③先通入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其目的是:
④夹紧弹簧夹后,加热氧化铁。
 
B玻璃管内的现象是:   
⑤停止加热,再通入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其目的是:
⑥实验完毕后,冷却至室温,称B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52g,称A瓶连液体增重1.2g。
 
B玻璃管连固体减少的质量 A瓶连液体增加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⑦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原假设 (填成立或不成立)。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任何科学结论都要经过实验验证,实验是重要的科学依据。为弄清楚某废弃的防空洞内气体成分中是否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用下列盛有药品的仪器(图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检验防空洞内气体成分。

(1)甲组逐一检验上述某一气体,若检验其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应选用(填序号)____________。若防空洞内含有水蒸气,则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若A中玻璃管内物质由黑色变成红色,则防空洞内含有______________
(2)乙组用上述仪器组装一套装置,通过一次实验同时检验上述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按气体通过的先后顺序,连接的仪器依次是__________(填序号,仪器可以重复使用);
(3)若已验证防空洞内气体中不存在一氧化碳,则进防空洞前需要进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较高的实验,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