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定某可燃性气体的成分是H2、CO、还是它们的混合物,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实验。将该可燃性气体在氧气中燃烧,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装置A、B,发现A质量增加,B中出现浑浊。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可燃性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可燃性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B.木炭在集气瓶与氧气中燃烧,加入澄清石灰水,看到浑浊现象
C.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白雾是五氧化二磷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相关知识网络(反应条件部分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④⑤⑥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B.反应①③中 MnO2 的作用均为催化作用
C.反应①②③均属于分解反应D.P 、 Fe 均可在空气中燃烧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据报道,氢能源和核能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绿色能源。
(1)氢能源被称为绿色能源,是因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_。
(2)发展核能是缓解能源紧张的一种方案。获得核能的途径有核裂变和核聚变,当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1)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1)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曲线表示的是__________(填“温度”或“氧气的浓度”).
(3)结合X、Y两条曲线,解释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
测量
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瓶中剩余气体的体积
体积/mL
80.0
46.4
126.0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君和小英同学发现:带火星的竹签在空气中不会复燃,若用装有60%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收集氧气,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竹签复燃,为了找到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设计实验)小君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25毫升水的目的是________。

(实验研究)第一组实验:取3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分别装入15%、30%和45%的水,盖上盖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当气泡________放出后,导管口伸入集气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将相同的3支带火星竹签分别插人①~③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获得第一组实验现象后,小君又做了第第二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两组实验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实验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序号






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
15
30
45
34
38
42
带火星竹签状况

很亮
复燃
很亮
复燃
复燃
 
得出上述两组实验现象后,小英认为还不能确定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需继续进行实验。则实验序号⑦的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应该是________%。
(实验结论)再经过数次实验并计算后得出: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为48.7%。
(继续探究)小君认为采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请你提出实验改进的措施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当今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主要来自矿物燃料。
(1)用来驱动汽车、飞机和轮船的燃料主要是从石油中根据不同沸点范围分馏出来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石油分馏的过程属于____变化。矿物燃料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完全燃烧的主要产物是____,还含有硫等元素,燃烧时会转化为____。
(2)开发和利用清洁高效而又用之不竭的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①近年来一些省市开始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可利用农作物发酵制得,农作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然后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写出葡萄糖转化为乙醇(C2H5OH)的化学方程式:___。
②氢气是一种未来理想的能源。现在通过生物法制得的氢气中混有CO2、O2和水蒸气等,氧气的体积分数通常为60%~90%。为了得到纯净的氢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灼热的Cu丝和干燥装置。该除杂方案是否正确?____,理由是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2NaOH+CO2═Na2CO3+H2O. 
内容步骤
[实验1]研究燃烧条件
[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

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
烧杯中盛有NaOH溶液,燃烧匙中放入木炭,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推入适量H2O2溶液
推入适量H2O2溶液
 

(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   
(3)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________;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合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各选项分析推理关系成立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则集气瓶中一定不含有氧气
B.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甲烷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