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也会成功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
D.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江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发现进入集气瓶里的水的体积远大于集气瓶容积的1/5,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没有预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B.取用红磷的量太多
C.实验时忘记事先夹紧止水夹
D.实验后未等瓶内气体完全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舍勒在《火与空气》一书中指出,空气由两种性质不同的“火空气”和“浊空气”组成,其中“火空气”可以帮助燃烧,维持生命。下列物质不能与“火空气”发生反应的是(    )
A.二氧化碳B.红磷C.木炭D.铁丝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错误的是(  ) 
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B.Fe在Ⅰ、Ⅱ两类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C.Ⅰ、Ⅱ两类反应均放出热量 D.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蒸气 D.氮气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2NaOH+CO2═Na2CO3+H2O.

(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
(3)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________;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应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明亮的蓝色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D.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以及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反应容器中的剩余物都为混合物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蜡烛燃烧,可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熄灭蜡烛时产生白烟,用燃着的火柴取点白烟,蜡烛重新燃
D.碳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极易溶于水
B.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验满
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实验过程中出现下列现象。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水槽中的水变为紫红色,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破裂原因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3)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燃烧更旺。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