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以下两个实验。

(1)若广口瓶中盛有MnO2,分液漏斗中盛有H2O2溶液。关闭K1,打开K2和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H2O2溶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反应中有气体生成,其中MnO2的作用是 ,检验生成气体的方法是
(2)若广口瓶中收集满CO2气体,分液漏斗中盛有NaOH溶液,右侧导气管接长后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NaOH溶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打开K2,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老师用下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兴趣实验。已知装置B、C、D中依次盛有紫色石蕊试液、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小资料:HCl气体极易溶于水。

(1)打开A中的玻璃塞和活塞,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聪认为通过B中的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你认为他的看法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______   
(2)上述实验过程中,C中玻璃管K1的作用是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氧气、硫、二氧化碳、红磷、木炭和铁丝中的一种。其中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非常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C能使澄清石灰水边浑浊;D在A中燃烧观察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的气体。根据上述现象推断:A是 ,B是 写出D在A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A、B、C三个集气瓶中只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气体,分别将集气瓶按照下图方式倒扣住蜡烛和白磷。

(1)若A瓶中是二氧化碳,则燃着的蜡烛会立即_
(2)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则B瓶中的气体是    。一段时间后,该蜡烛渐渐熄灭,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氧气耗尽 ②温度降低 ③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④蜡烛着火点改变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硝酸盐分解很有规律,例如:硝酸铜热分解可得氧化铜、四体积二氧化氮和一体积氧气。把硝酸铜热分解后产生的气体收集在一个大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带火星的木条与在空气中时的现象几乎一样
C.带火星的木条马上熄灭
D.无法判断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用代号表示):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制取装置可选用_______;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
(2)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实验室里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KClO32KCl+3O2↑。
(1)若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______;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2)若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______。
A.不能产生氧气 B.产生氧气的速率慢
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   D.没有氯化钾生成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2.5克该样品与0.5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t2、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2.12
2.08
2.04
2.04
 
(1)加热时间t3后氯酸钾是否已经完全反应?(填“是”或“否”)。
(2)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及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当前题号:8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闷热的夏天,池塘里的鱼总是游到水面上,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A.夏天的鱼特别喜欢游在水面上
B.夏天水温高,鱼游到水面上乘凉
C.夏天水温高,水中的氧气缺少,鱼就游到水面上
D.夏天的水面上营养特别丰富,鱼就游到水面上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实 验事实
解 释
A
长期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出现白色粉末
氢氧化钠发生了潮解
B
水银温度计受热使水银柱上升
汞原子体积变大
C
某化肥加熟石灰研磨,没有嗅到氨味
无氨气放出,一定不是氮肥
D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
里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
硫和氧气反应时,氧气的相对含量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A.A B. B C. C D. D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