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空气
- + 氧气
- 氧气的物理性质
-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 氧气的收集方法
- 氧气的制取装置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 氧气的工业制法
-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 氧气的用途
- 氧气的化学性质
-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 二氧化碳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列用途正确的是()
A.生石灰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
B.混合施用硫酸铵和草木灰(碳酸钾的水溶液呈碱性)可增强肥效 |
C.氧气可做火箭燃料 |
D.含磷衣粉粉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磷元素,提倡大量使用 |
小科用如图所示的科学仪器装配“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装配一套该实验装置,除选用序号为FGHI的仪器外,还需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2)装配该气体发生装置时,小科在检查完装置的气密性后,放置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将盛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固定试管时应做到 。

(1)装配一套该实验装置,除选用序号为FGHI的仪器外,还需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2)装配该气体发生装置时,小科在检查完装置的气密性后,放置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将盛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固定试管时应做到 。
在做锌与稀硫酸反应实验时,小丽同学发现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度先变快后变慢。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化学反应的快慢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分三次取足量的相同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大小、形状、质量相同的锌粒进行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右表。
(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快慢与_____________有关。
(2)同学们发现3次实验过程中总是开始阶段产生气泡逐渐变快,一定时间后逐渐变慢至停止。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锌与稀硫酸反应开始阶段产生气泡变快的决定因素是________。
(3)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的原因____________。
实验编号 | 1 | 2 | 3 | |
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 10% | 10% | 20% | |
溶液温度/℃ | 反应前 | 20 | 30 | 20 |
反应后 | 26 | 37 | 28 | |
反应所需时间 | 长 | 较短 | 较短 |
(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快慢与_____________有关。
(2)同学们发现3次实验过程中总是开始阶段产生气泡逐渐变快,一定时间后逐渐变慢至停止。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锌与稀硫酸反应开始阶段产生气泡变快的决定因素是________。
(3)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的原因____________。
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用于区分下列各组物质,下列各选项中两种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需要鉴别的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 加稀盐酸 | 加氯化钙溶液 |
B |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观察颜色 | 加无色酚酞溶液 |
C | 空气和人呼出的气体 | 带火星的木条 | 加石灰水 |
D | 锦纶和蚕丝 | 灼烧闻气味 | 观察颜色 |
A.A | B.B | C.C | D.D |
人的生存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
B.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
C.硫在O2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
做完“铁丝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小冬同学有两个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问题1]铁丝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1]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黑色)和Fe2O3(红棕色)两种(FeO极易被氧化为Fe2O3);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不产生气体,而铁能溶于酸的溶液但会放出气体。
[实验探究]: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盐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铁丝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
[问题2]铁丝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Fe2O3呢?
[查阅资料2]:Fe3O4和Fe2O3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
Fe2O3高温时分解成Fe3O4。
[理论探讨]: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______________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Fe2O3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生是Fe3O4。
[拓展延伸]: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FeO粉末,若粉末的颜色______________,就说明包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1]铁丝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1]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黑色)和Fe2O3(红棕色)两种(FeO极易被氧化为Fe2O3);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不产生气体,而铁能溶于酸的溶液但会放出气体。
[实验探究]: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盐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铁丝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
[问题2]铁丝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Fe2O3呢?
[查阅资料2]:Fe3O4和Fe2O3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
| Fe3O4 | Fe2O3 | 铁 |
分解温度/℃ | 1538 | 1400 | — |
熔点/℃ | — | — | 1535 |
Fe2O3高温时分解成Fe3O4。
[理论探讨]: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______________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Fe2O3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生是Fe3O4。
[拓展延伸]: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FeO粉末,若粉末的颜色______________,就说明包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年8月1日我国强制实施《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要求所有封闭家具都设有透气孔,防止孩子进入后又无法自己开门出来导致的窒息隐患。透气孔可以有效防止封闭家具内缺少()
A.氮气 | B.氧气 | C.二氧化碳 | D.稀有气体 |
用如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型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


A.I、II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
B.II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
C.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
D.Ⅲ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 |
A、B、C、D、E、F、G为七种初中科学实验中常见的物质,且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①②③④四个化学反应均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__________;物质B在反应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检验气体D的方法通常是观察它能否使____________,反应③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一定条件下,F也可与木炭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1)A的化学式:__________;物质B在反应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检验气体D的方法通常是观察它能否使____________,反应③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一定条件下,F也可与木炭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小佳在实验室发现一种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她取少量黑色粉末与溶液混合,发现立即产生了大量无色的气泡。

(1)对这两种物质是什么,她进行大胆猜想。小佳的猜想可能是: ;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
(2)请你帮助小佳同学完成实验,以证明猜想①是正确的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并在瓶内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高锰酸钾制氧气: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 d

(1)对这两种物质是什么,她进行大胆猜想。小佳的猜想可能是: ;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
(2)请你帮助小佳同学完成实验,以证明猜想①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 | 实验记录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无色溶液 ② | ①气泡产生 ② | 产生的气体是 , 原猜想①成立。 |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并在瓶内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高锰酸钾制氧气: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