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空气
- + 氧气
- 氧气的物理性质
-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 氧气的收集方法
- 氧气的制取装置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 氧气的工业制法
-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 氧气的用途
- 氧气的化学性质
-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 二氧化碳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重要循环。请回答: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填字母编号)。
(2)下列过程中,能产生氧气的有______(填字母编号)。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填字母编号)。
A.78% | B.21% | C.25% | D.16% |

某实验小组欲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按下表中的质量混合好固体后,在相同条件下加热,并与
的催化效果做比较,实验时间均以生成50mL气体为准(见图甲),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的“待测数据”是指__________ 。
(2)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 (填字母编号)。
a.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 读数前不能移动量气管和水准管
c. 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d. 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3)若50mL量气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A与B刻度间相差1L,刻度A为20,则此时气体的读数为__________ 。
(4)如果要进一步探究
在反应中是否起到催化作用,请完成后续实验(提示:可从催化剂的概念完成实验。)


编号 | ![]() | 其他物质质量(g) | 待测数据 |
1 | 2. 0 | / | |
2 | 2. 0 | ![]() | |
3 | 2. 0 | ![]() | |
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的“待测数据”是指
(2)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
a.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 读数前不能移动量气管和水准管
c. 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d. 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3)若50mL量气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A与B刻度间相差1L,刻度A为20,则此时气体的读数为
(4)如果要进一步探究

实验步骤 |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
实验表明,加入![]() ![]() | ![]() ![]() |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不一定都是化合反应 |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
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1)、(2)的基本反应类型。
(1)燃烧生成白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催化剂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燃烧生成白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催化剂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班同学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却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
A.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 | B.排水法收集前未将集气瓶灌满水 |
C.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 | 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于桌面 |
有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A和B,A是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B是纯净的氯酸钾,将它们分别均匀加热,则图中关于放出氧气的质量和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化学实验中常常使用火柴,已知火柴头含有单质X、氯酸钾、二氧化锰等,火柴盒侧面含有红磷、三硫化二锑等,试回答以下问题:

(1)_________的高锰酸钾溶液遇单质 X 燃烧生成的气体褪为无色,该气体还是形成硫酸型酸雨的主要污染物,则单质X是________,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防止酸雨的形成的措施有___________。 ( 只写一种 )
(2)某同学取一支试管,加入10%的_______溶液,放入三根火柴头,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起_____作用。
(3)已知氯酸钾中氯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1:3,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则氯酸钾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_________的高锰酸钾溶液遇单质 X 燃烧生成的气体褪为无色,该气体还是形成硫酸型酸雨的主要污染物,则单质X是________,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防止酸雨的形成的措施有___________。 ( 只写一种 )
(2)某同学取一支试管,加入10%的_______溶液,放入三根火柴头,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起_____作用。
(3)已知氯酸钾中氯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1:3,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则氯酸钾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科学兴趣小组学习了二氧化锰(
)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实验后,进行如下实验。
(一)选择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二)称取0.1克的二氧化锰粉末加入容器中
(三)量取5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约1%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容器中,记录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四)改变二氧化锰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
(2)实验中除了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________ 。
(3)为完成本实验,应选择下图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中的组合是________ (选填序号)。

(4)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
A导管口有气泡即收集
B导管口气泡均匀放出时收集
C导管口有很多气泡放出时收集

(一)选择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二)称取0.1克的二氧化锰粉末加入容器中
(三)量取5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约1%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容器中,记录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四)改变二氧化锰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时间/秒 | 生成氧气的体积/毫升 | |||
0.1克![]() | 0.2克![]() | 0.3克![]() | 0.4克![]() | |
40 | 49 | 61 | 75 | 86 |
80 | 77 | 87 | 90 | 92 |
120 | 49 | 92 | 92 | 92 |
160 | 92 | 92 | 92 | 92 |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实验中除了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3)为完成本实验,应选择下图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中的组合是

(4)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期是
A导管口有气泡即收集
B导管口气泡均匀放出时收集
C导管口有很多气泡放出时收集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下列试剂在敞口容器内混合,称量前后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 (填标号)
(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变化如图1所示: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
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为_______ 。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
(3)某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_______ 。
(1)下列试剂在敞口容器内混合,称量前后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蔗糖和水 | B.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某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
2019年春节期间上映的一部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的作品一《流浪地球》,影片讲述了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影片一上映,便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1)影片中为了移动地球,地球人建造了万台超级聚变行星发动机,发动机具有超级巨大的能量主要表现在(_______ )
A.行星发动机能改变地球的运动状态
B.行星发动机采用了核能驱动
C.核聚变相对于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更多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发动机向外喷射气体,气体给发动机一个反作用力
(2)影片中地球需要逃高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在地球离开太阳系后,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有(_______ )
A.地球上的物体不再受到重力的作用
B.地球上没有了昼夜交替现象
C.地球表面温度降低到零下300oC以下
D.地球上夜空再也看不到星星
(3)在影片中流浪的地球在经过木星时,为了摆脱木星强大的吸引力,人们点燃了木星上的氢气.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由于地球逃离了太阳系,导致地球表面的植物将要灭绝.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判断,地表植物属于____________ ; 写出一条植物灭绝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影片中为了移动地球,地球人建造了万台超级聚变行星发动机,发动机具有超级巨大的能量主要表现在(
A.行星发动机能改变地球的运动状态
B.行星发动机采用了核能驱动
C.核聚变相对于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更多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发动机向外喷射气体,气体给发动机一个反作用力
(2)影片中地球需要逃高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在地球离开太阳系后,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有(
A.地球上的物体不再受到重力的作用
B.地球上没有了昼夜交替现象
C.地球表面温度降低到零下300oC以下
D.地球上夜空再也看不到星星
(3)在影片中流浪的地球在经过木星时,为了摆脱木星强大的吸引力,人们点燃了木星上的氢气.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由于地球逃离了太阳系,导致地球表面的植物将要灭绝.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判断,地表植物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