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A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    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2)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  
(3)常温下水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要检验干燥的二氧化碳能否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以上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
(4)某潜水艇上有4人,如果每人每小时消耗的空气在某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体积为250L,则该潜水艇中每天需要过氧化钠约多少千克?(已知:在上述温度和压强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5g/L)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实验室中用MnO2做为KClO3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想知道CuO、Fe2O3等氧化物是否也能对KClO3的分解起催化作用,且它们的催化能力是否相同。于是在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1)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为  
(2)结合实验数据分析,小明如何能知道各种催化剂的催化能力强弱?
(3)设置第1组实验的目的为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1)写出编号①②③④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
(2)双氧水(H2O2)是一种无色液体,化学实验室也可用它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若用此方法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下题同)
(3)如果改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物质是( )
A.木炭B.铁丝C.红磷D.硫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元旦晚会上小明表演了—个魔术:他拿出一把装满“水”的“宝壶”,分别向编号为ABCDEF六只烧杯(装有少量不同试剂)中倒“水”,结果A杯无色透明,B杯看似红墨水,C杯看似蓝墨水,D杯看似牛奶,E杯看似红褐色涂料,F杯看似蓝色果冻。则宝壶中的“水”可能是()
A.H2O2 溶液B.HCl溶液C.AgNO3溶液D.NaOH溶液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经几小时后,U形管左、右两边的液面会出现的情况是(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老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左边下降,右边上升
B.左、右两边都下降
C.左边上升,右边下降
D.左、右两边都不变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面是某同学学习笔记中记录的有关氧气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氧化铁;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③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④实验室制氧气时,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⑤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测得的氧气含量不准确(  )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
B.标准情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