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 + 空气组成的测定
- 空气的利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
C.该实验可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 |
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 |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
C.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 |
D.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 |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出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所示,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 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其着火点是40℃),并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按图示装置把集气瓶中的空气密封起来,把长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伸到了瓶底)
③用力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相同)
④待白磷燃烧熄灭后,稍加振荡,白烟消失。
⑤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
⑥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非常成功,请写出a、b、c三个数据应满足的一个等式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

①如图所示,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 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其着火点是40℃),并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按图示装置把集气瓶中的空气密封起来,把长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伸到了瓶底)
③用力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相同)
④待白磷燃烧熄灭后,稍加振荡,白烟消失。
⑤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
⑥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非常成功,请写出a、b、c三个数据应满足的一个等式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
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明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他认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量筒内加入100毫升的水。
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毫升。
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
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5毫升。
(1)小明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小明发现,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差距。查阅资料发现,引起本实验的误差除装置外,还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量筒内加入100毫升的水。
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毫升。
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
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5毫升。
(1)小明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小明发现,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差距。查阅资料发现,引起本实验的误差除装置外,还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
小金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足少量红磷;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红磷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到集气瓶中(集气瓶底去掉,水槽中的水里滴有紫色石蕊试液)。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符合的是( )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红磷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
B.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红磷燃烧是化学变化 |
C.实验中发现瓶内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说明因温度升高而引起的气压增大量大于因氧气消耗引起的气压减小量 |
D.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红磷燃烧产物具有酸性 |
氧气、水、二氧化碳是我们身边重要的物质.

(1)如图A、B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A实验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B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___.

(1)如图A、B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A实验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B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___.
A.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 |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 C.将CO2变废为宝,循环使用. |
实验创新是中学生最为重要的科学素养,如图是某校师生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创新实验。(已知白磷在 40℃时即燃烧,其燃烧现象与产物与红磷燃烧相同)
(实验步骤)(1)测量试管的容积。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药品,将注射器活塞调整到合适位置,连接好仪器。
(4)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加热粗铜丝,观察现象。
(5)燃烧结束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动情况。

(反思交流)
(1)测量试管容积的方法是________。
(2)若试管的容积为60mL,加热前注射器活塞至少应调整到________mL以上(填整数)。
(3)该实验中利用铜丝加热会不会影响测量结果?你的看法是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1)测量试管的容积。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药品,将注射器活塞调整到合适位置,连接好仪器。
(4)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加热粗铜丝,观察现象。
(5)燃烧结束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动情况。

(反思交流)
(1)测量试管容积的方法是________。
(2)若试管的容积为60mL,加热前注射器活塞至少应调整到________mL以上(填整数)。
(3)该实验中利用铜丝加热会不会影响测量结果?你的看法是____________。
图 1 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 2、图 3 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 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 和 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
B.p=0.79p0,p′=p0 是因为红磷和木炭燃烧产物状态不同造成的 |
C.由图2 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D.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
下列A~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图A中产生气体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
(2)实验B是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装置气密性好;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③红磷过量或足量;④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⑤要选用教室内的空气.
(3)如果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C中还缺少________,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1)图A中产生气体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
(2)实验B是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①装置气密性好;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③红磷过量或足量;④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⑤要选用教室内的空气.
(3)如果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C中还缺少________,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