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科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相连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科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____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实验中,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活塞前沿将稳定在______________的刻度处;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最后活塞前沿将稳定在_______________的刻度处。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所示,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装置的气密性良好。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 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其着火点是40℃),并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按图示装置把集气瓶中的空气密封起来,把长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伸到了瓶底)③用力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相同)④待白磷燃烧熄灭后,稍加振荡,白烟消失。⑤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⑥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2)若实验非常成功,请写出a、b、c三个数据应满足的一个等式关系式:   
(3)组内成员小张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适量a 体积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询了组长小明之后,他终于明白“a 体积的水”的作用,其一是为了加快⑤步骤中集气瓶的冷却速度;其二是吸收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其三则主要是
(4)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的是
A.装置气密性不好
B.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体积的水
C.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
D.用红磷代替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在240℃左右)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2015 年,纪录片《穹顶之下》让公众对空气质量产生高度关注,尤其是其中的PM2.5含量。PM2.5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我校八年级同学在南湖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表: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车流量较小)
上班时段
(车流量较大)
中午
(车流量较小)
下班时段
(车流量较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平均值
20
86
41
98
 
请分析并回答:
(1)表中对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2)根据上述数据,可推测他们的假设是:    
(3)PM2.5对肺伤害很大,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能清肺,下列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来研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用一个50mL量筒倒扣在水中,使量筒内外液面均位于40mL处。量筒内浮着一个铜制的小船,船中放有足量白磷。现把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并搅拌。一会儿,白磷发生自燃,量筒内液面上升。向水槽内加水直至量筒内外液面相平,读出此时液面所对刻度。

(1)加入浓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白磷的小船用铜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终,液面大约位于量筒刻度__________处;
(4)为何要向水槽内加水至内外液面相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兴趣小组选用的仪器有何缺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图1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乙同学 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______________写两点)
(4)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 30mL)
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2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若在实验的过程中,忘记将止水夹夹紧了,则在燃烧过程中活塞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活塞会停留在约____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橡皮管内的空气忽略不计)
(5)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会产生浓厚的白烟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C.红磷燃烧结束后,可以立即打开止水夹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实验中都用到水,对水的主要作用解释错误的是( )
A.AB.BC.CD.D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五氧化二磷(P2O5)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描述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充分加热后冷却至室温,将剩余气体全部推入至一支注射器中,注射器内的计数约为44mL,实验结论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________21%(填“>”、“=”、“<”).
(4)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红磷太少
④加入红磷太多.
当前题号:9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右图所示的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条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的化学性质
(2)已知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能和水反应生成酸,如:CO2 + H2O═H2CO3,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不变。则红磷燃烧生成的白色固体溶于水后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3)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是 (写出一点);
(4)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右图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