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小柯认为这是因为100℃的水蒸气和100℃的热水温度虽然一样,但100℃的水蒸气变成100℃的热水时,还要放出热量。对此,小柯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实验过程)(实验中的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忽略不计)
①将一定质量温度为t1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如图甲所示位置,标记为A;
②向杯中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人保温杯的冷水(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
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标记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比较发现t2高于t1
(1)杯中水面上升是通入的水蒸气发生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2)小江认为因未设置对照,小柯的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他观点。请你在的帮助助小柯设计后续实验方案(要求简要叙述实验过程):_____。若小柯的观点是正确的,你会看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原因是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电冰箱是人们普遍使用的家用电器。冰箱的制冷设备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等部件组成。电冰箱工作过程中,液态的冷凝剂在冷冻室中迅速汽化吸热,使冷冻室内温度______。气态的冷凝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面的冷凝器,在此处冷凝剂又液化放热,使电冰箱背面温度_____,液态的冷凝剂通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冷冻室,又开始了新的循环。电冰箱就这样源源不断地将冷冻室内的热吸出来,并散发到冰箱的外面。
电冰箱冷冻室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在-18℃以下,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结霜,结霜过多会增加耗电量。经测定冰箱周围的温度每提高5℃,其内部就要增加25%的耗电量。
(1)根据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你认为电冰箱中的“冷凝剂”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_____
A沸点低    B熔点低    C沸点高    D熔点高
(2)电冰箱冷冻室中霜的形成过程属于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的过程要吸热,是升华现象
B.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的过程要放热,是汽化现象
C.秋天,早晨花草上形成露珠的过程要吸热,是液化现象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室内,镜片变“模糊”的过程要放热,是液化现象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许多小水珠,擦后很快又形成,这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在这个过程中,冰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现象中,用科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零下18℃的液体也能发生汽化现象
B.冬天空中飞舞的雪花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是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D.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王从冰箱里拿出一罐可乐,不一会儿他发现可乐罐外壁上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自动消失了。关于以上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可乐罐外壁上布满小水珠”是凝华现象B.“小水珠消失了”是汽化现象
C.“可乐罐外壁上布满小水珠”是熔化现象D.“小水珠消失了”是升华现象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天,杭州交通之声正在讨论汽车前挡风玻璃起雾变模糊的问题,广大听众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前挡风玻璃起雾现象是水蒸气吸热汽化形成的
B.不管冬季还是夏季,对挡风玻璃进行加热,都可以除雾
C.夏天,因为使用冷空调,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液化,使其模糊
D.冬天,因为使用热空调,只要打开车窗外的雨刮器即可除雾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舌尖上的中国》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美食。炖、煮、炸、蒸等都是常用的烹调方法。

(1)“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_____。
(2)将面条放在水中煮,只要水不干,就不会煮焦,这是由于______,而把油条放在油中炸,则会发黄,这是由于______:高压锅比普通锅煮食物容易熟,可能是因为______升高导致液体的沸点升高了。
(3)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的水蒸气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______很多热量,使______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开始消融B.路面上的水被太阳晒干
C.清晨树叶上的露珠D.水烧开时冒出的“白气”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舌尖上的中国》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通过煎、炒、蒸、拦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炒菜时,水遇高温的油会飞溅的原因是,水和油遇热都沸腾了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米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着能入味,说明分子之间有吸引力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