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 光合作用的原料
- + 光合作用的原理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用打孔器制作新鲜蚕豆叶小圆片,排除叶圆片叶肉组织中的空气,让蚕豆叶小圆片能沉至水底;取4只小烧杯,分别加入30 ml 2%的NaHCO3(NaHCO3的性质不稳定,受热后易分解产生CO2),每只小烧杯分别放入5片叶圆片,并均匀置于烧杯底部,将4只烧杯分别置于功率为25瓦、40瓦、60瓦、100瓦的白炽灯(光源)照射下,烧杯距白炽灯(光源)均为25厘米,记录数据如下表:
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叶圆片上浮所需的时间
请完成下列小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_ 。
(2)表格空格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
(3)叶片受光照后上浮的原因是 。
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叶圆片上浮所需的时间
光源 | 叶圆片上浮所需的时间(分) | |||||
第1片 | 第2片 | 第3片 | 第4片 | 第5片 | | |
25W | 6.00 | 6.46 | 7.35 | 8.24 | 11.20 | 7.85 |
40W | 3.40 | 4.33 | 7.15 | 8.10 | 11.00 | 6.80 |
60W | 3.50 | 5.19 | 5.42 | 6.22 | 7.49 | 5.56 |
100W | 4.50 | 4.50 | 5.33 | 5.33 | 5.33 | 4.99 |
请完成下列小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_ 。
(2)表格空格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
(3)叶片受光照后上浮的原因是 。
棉花是一种经济作物,植株灌木状,开花时花朵乳白色,如图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结成果实称为棉铃。某研究者为研究棉花去棉铃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吸收速率以及淀粉含量。结果如图乙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棉花属于被子植物,请你从上述信息中列举一点判断的依据: 。
(2)请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研究结果,对实验过程中棉花植株叶片二氧化碳吸收速率相对值降低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

回答下列问题:
(1)棉花属于被子植物,请你从上述信息中列举一点判断的依据: 。
(2)请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研究结果,对实验过程中棉花植株叶片二氧化碳吸收速率相对值降低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
如图甲,植物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 中,所需的水是通常由根从土壤中吸收。图乙为中国科学家首创的低碳生活新技术,在室温光照下,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烷,同时释放氧气,类似于自然界中植物的 作用。

如图,在吸滤瓶内的湿润泥沙中生长着健壮的小麦三叶期幼苗。从上边导管通入二氧化碳,通一会儿后,将气球紧包在吸滤瓶的侧管口,继续通入二氧化碳,使气球膨胀起来,然后用弹簧夹住上面的橡皮导管。将吸滤瓶放在强光下晒5-6小时后,准备好集气装置,插入橡皮导管,松开弹簧夹,气球自然回缩,将气体排入集气瓶中。再将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发现火焰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请回答问题:

(1)该实验说明了
(2)在光照下的5-6个小时内,气球始终膨胀着,这段时间内,气球中气体的压强______(填“等于”“稍小于”或“稍大于”)外界大气压。
(3)气球内气体与吸滤瓶内小麦周围气体进行交换主要依靠___________来实现。

(1)该实验说明了
A.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 |
B.光合作用需要阳光 |
C.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
D.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
(2)在光照下的5-6个小时内,气球始终膨胀着,这段时间内,气球中气体的压强______(填“等于”“稍小于”或“稍大于”)外界大气压。
(3)气球内气体与吸滤瓶内小麦周围气体进行交换主要依靠___________来实现。
小明在学习了光的有关知识后猜想:植物的叶子之所以多数呈现绿色,可能是植物喜爱绿光所造成的.他认为用阳光中和叶子颜色相同的绿光照射植物,植物生长更快.于是他就着手把绿色的玻璃纸罩在家中一盆绿色植物上方.
根据以上材料和已学过的物理知识,你认为小明的做法会成功吗?为什么?
根据以上材料和已学过的物理知识,你认为小明的做法会成功吗?为什么?
用一只大的玻璃缸,装上水,在缸里放几株水生植物,并用沙子固定,用漏斗把植物罩住。在一支试管里注满水,把试管慢慢倒过来罩在漏斗上。给予人工光照,在不断改变灯与植物的距离下进行测定。记录植物放出的气泡数,结果如下表。

(1)该实验可以研究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根据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光合作用强弱;
(2)如果要改变气泡产生的速度,除了改变灯与植物之间的距离外,还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当灯与烧杯之间的距离为100cm时,虽然植物仍在进行光合作用,但却看不到气泡产生,请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灯与植物之间的距离(cm)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气泡数(个/分钟) | 16 | 13 | 8 | 6 | 5 | 4 | 3 | 2 | 1 | O |
(1)该实验可以研究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根据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光合作用强弱;
(2)如果要改变气泡产生的速度,除了改变灯与植物之间的距离外,还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当灯与烧杯之间的距离为100cm时,虽然植物仍在进行光合作用,但却看不到气泡产生,请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同一植株上分别于天气晴朗的早晨、中午(深夜)、傍晚摘取三片叶子,并标记为甲乙丙。
(1)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进行脱色后用碘液处理,结果染色较浅的是______,较深的是______,最深的是______。
(2)将三片叶同时烘干,称其质量,______最重,______最轻,______较轻。
(3)出现上述两种结果的原因是:夜间只进行______,消耗了______,白天能进行______,有机物的______大于______。
(1)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进行脱色后用碘液处理,结果染色较浅的是______,较深的是______,最深的是______。
(2)将三片叶同时烘干,称其质量,______最重,______最轻,______较轻。
(3)出现上述两种结果的原因是:夜间只进行______,消耗了______,白天能进行______,有机物的______大于______。
所有生物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时都需要___________作为动力,这些能量是生物的___________,在有___________时通过___________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来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又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__作用,绿色细胞的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_把__________能转变成__________能贮藏在其中的。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为了达到粮食的高产和稳产,农作物应该____________。
如图表示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

(1)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则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其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D表示______,该物质通过茎中的筛管运输到其他器官,筛管主要在植物体_____________部;
(3)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与该生理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结构是______;
(4)若B是水蒸气,是通过______(填结构名称)从植物体进入空气的。

(1)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则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其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D表示______,该物质通过茎中的筛管运输到其他器官,筛管主要在植物体_____________部;
(3)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与该生理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结构是______;
(4)若B是水蒸气,是通过______(填结构名称)从植物体进入空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