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 观察技能
- 用心观察
- 拓展观察力
- 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
- 观察的分类
- 观察图表从中提取数据
- 实验技能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做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时,在蚕豆种子的子叶上滴上碘液,两组同学分别观察到“变蓝”和“不变蓝”两种不同的现象,他们纠结着该记录哪个观察结果。你支持的做法是()
A.记录各自观察到的现象 |
B.都记录“变蓝和不变蓝” |
C.根据老师说的结果记录“变蓝” |
D.去网上查,记录权威网站上的观点 |
下列哪一项实验操作的目的与其他三项操作的目的不属于同一类( )
A.点燃氢气、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
B.做中和反应实验时,事先在碱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 |
C.转动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从旁边看着物镜 |
D.闭合电路开关前,将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处 |
许多科学事实是人类经过长期观测和实验获得认知的,知道这些科学事实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自然,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蛋白质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 B.月相呈现周期性变化 |
C.引起食物腐败的是微生物 | D.液体的沸点会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
(2018·浙江绍兴)2018年2月《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加工木材的方法(如图),把天然木材放在NaOH和Na2SO3的混合液中煮沸以除去部分木质素,接着在100 ℃以上的高温中进行机械压缩制成致密木材。

(1)致密木材是由天然木材加工而成的,其密度为天然木材的3倍。
①加工致密木材的材料主要取自于植物的____(填植物器官名称)。
②充分压缩后木材的厚度减小到原天然木材的20%,这一过程主要是___变化。若在压缩过程中底面积保持不变,则说明处理过程中木材的质量减少了____(用百分数表示)。
(2)致密木材的硬度、拉伸强度都很大,为天然木材的10倍左右,甚至超过了部分金属。
①致密木材的拉伸强度和纤维素有关。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12H10O5)n,则其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C∶H∶O=_____。
②拉伸强度=
,它用来表示材料的坚韧程度。拉伸强度与我们所学的科学量____的单位是相同的。
(3)与其他材料相比,致密木材的优点是___(填字母)。

(1)致密木材是由天然木材加工而成的,其密度为天然木材的3倍。
①加工致密木材的材料主要取自于植物的____(填植物器官名称)。
②充分压缩后木材的厚度减小到原天然木材的20%,这一过程主要是___变化。若在压缩过程中底面积保持不变,则说明处理过程中木材的质量减少了____(用百分数表示)。
(2)致密木材的硬度、拉伸强度都很大,为天然木材的10倍左右,甚至超过了部分金属。
①致密木材的拉伸强度和纤维素有关。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12H10O5)n,则其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C∶H∶O=_____。
②拉伸强度=

(3)与其他材料相比,致密木材的优点是___(填字母)。
A.加工过程中没有任何污染 |
B.可代替部分金属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C.原料丰富,能通过无限制砍伐树木加工制成 |
在相同条件下,取质量相等的块状CaCO3和粉末状Na2CO3,分别与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根据实验测定:其中粉末状Na2CO3与稀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块状CaCO3与稀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大致曲线,并用科学原理加以解释。
________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
B.向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 |
C.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充分反应 |
D.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 |
下列观察符合科学要求的是( )
A.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宇宙中的恒星 |
B.发生日食时用望远镜观察太阳 |
C.观察细胞时有客观、规范的记录 |
D.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不用记录 |
体育课上老师安排男女同学分组打篮球,小明发现男女同学组的篮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不同。篮球由静止开始下落,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小明用两只充足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在水泥地面和木制地板上进行了多次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的平均数据如下表:
(1)完成该实验需选用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
(2)小明选用实验序号1、3两组数据进行分析,请你判断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
(3)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小明用两只充足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在水泥地面和木制地板上进行了多次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的平均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球的型号 | 静止下落高度/厘米 | 地面材料 | 反弹高度/厘米 |
1 | #7 | 120 | 木质 | 80 |
2 | #7 | 120 | 水泥 | 90 |
3 | #7 | 150 | 水泥 | 110 |
4 | #6 | 120 | 木质 | 80 |
(1)完成该实验需选用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
(2)小明选用实验序号1、3两组数据进行分析,请你判断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
(3)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还没有充分进行 |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C.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为丙=甲+乙 | D.甲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 |
据报道,有人在闹市区使用“玩具枪”被拘留。根据规定,以气体为动力的枪支发射的弹丸距枪口30cm处的动能与弹丸的横截面积之比≥1.8J/cm2时,即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枪支,俗称“真枪”。对下列四支“玩具枪”进行测试,数据如下表,可以认定为“真枪”的是( )
| 甲 | 乙 | 丙 | 丁 |
距枪口30cm处动能/J | 0.3 | 0.2 | 0.3 | 0.2 |
弹丸最大横截面积/mm2 | 20 | 13 | 15 | 14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