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用心观察
- 拓展观察力
- 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
- 观察的分类
- + 观察图表从中提取数据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铺设水泥路时,有时要在水泥中掺入少量纤维材料以增加牢固程度。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在水泥中掺入纤维材料是否会影响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设计好方案,利用图中装置用落锤对样品进行连续撞击直到样品断裂,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的牢固程度可通过比较样品断裂时所承受的_____来判断;
(2)表中“ ”处填写的内容应为_____;
(3)为缩短检验上述规格样品的实验时间,需减少撞击次数,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的牢固程度可通过比较样品断裂时所承受的_____来判断;
(2)表中“ ”处填写的内容应为_____;
(3)为缩短检验上述规格样品的实验时间,需减少撞击次数,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氨常用来生产化肥,它可由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如图表示的是不同温度和大气压下等量氮气与氢气混合后生成氨的百分比。

(1)由图可知,在什么条件下氨的产量较高?____
A 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B 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C 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D 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2)在生产中常将氨气转化为碳酸氢铵。碳酸氢铵是一种常用的氮肥,使用时最好把它配制成溶液。现要配制50kg质量分数为5%的碳酸氢铵溶液,需要____千克碳酸氢铵。

(1)由图可知,在什么条件下氨的产量较高?____
A 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B 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C 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D 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2)在生产中常将氨气转化为碳酸氢铵。碳酸氢铵是一种常用的氮肥,使用时最好把它配制成溶液。现要配制50kg质量分数为5%的碳酸氢铵溶液,需要____千克碳酸氢铵。
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1)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选填“A或B”)。
(2)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___________.



(1)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选填“A或B”)。
(2)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纸锥编号 | 下落高度![]() | 扇形纸片半径![]() | 纸锥锥角![]() | 下落时间![]() |
1 | 1.8 | 10 | 81.9 | 2.20 |
2 | 1.9 | 10 | 71.1 | 1.84 |
3 | 1.9 | 5 | 81.9 | 2.20 |
(3)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4号纸锥先到地面 | B.5号纸锥先到地 | C.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 |
右图为甲、乙两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不相等 |
B.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或降温的方法 |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5% |
D.t2℃时,将30克乙物质放入100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为130克 |
血糖平衡对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一个正常人在早晨进食前,血糖含量约为5mmol/l,进食后1h血糖含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达到约7.5mmol/l,进食后2h血糖含量又下降到约5mmol/l,并基本维持在这个水平(会有微小波动)。请你把这个人从开始进食到饭后3h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绘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并解释血糖含量出现一定幅度上升或下降的原因。

(10 分)盛夏季节,沙漠地区的人们有时会将食物存放在“双层陶罐”中,通过降温来延长食物保鲜期。双层陶罐是将一个较小的陶罐放在一个大的陶罐中间,并在两个陶罐之间装入沙子,然后在沙里加水,通过湿沙层水蒸发吸热使食物降温,其结构如图所示。

(1)瓜果蔬菜在陶罐中低温储存,保鲜效果较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可多选)
(2)如果内陶罐改用铁罐,从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铁罐的不利因素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为了探究双层陶罐降温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员用相同的双层陶罐,分别在不同的风速、空气相对湿度(RH)条件下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在控制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测得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双层陶罐的降温效果指数(降温效果指数越大,表明降温效果越好),结果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写出不、同因素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用水代替双层陶罐的湿沙层,实验结果是用湿沙层降温速度更快。解释其原因_________

(1)瓜果蔬菜在陶罐中低温储存,保鲜效果较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可多选)
A.降低温度,瓜果蔬菜中水分的蒸发减少 |
B.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增强 |
C.降低环境对微生物繁殖起抑制作用 |
D.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细胞内酶的活性不变 |
(3)为了探究双层陶罐降温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员用相同的双层陶罐,分别在不同的风速、空气相对湿度(RH)条件下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在控制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测得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双层陶罐的降温效果指数(降温效果指数越大,表明降温效果越好),结果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写出不、同因素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用水代替双层陶罐的湿沙层,实验结果是用湿沙层降温速度更快。解释其原因_________
关于如图所示的图象,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表明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
B.图乙表明物体在AB和BC段做不同的匀速直线运动 |
C.图丙表明晶体熔化时有熔点 |
D.图丁表示一段镍铬合金线的电阻值随温度发生变化 |
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锌粉与稀硫酸反应的曲线是: (填a或b)
(2)充分反应后,若有一种金属有剩余,则剩余的金属一定是 (填化学式)

(1)表示锌粉与稀硫酸反应的曲线是: (填a或b)
(2)充分反应后,若有一种金属有剩余,则剩余的金属一定是 (填化学式)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所得相关数据纪录如下:(实验中的误差忽略不计),
试计算:(1)甲同学加入锌的质量m?
(2)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甲 | 乙 | 丙 | 丁 |
所用稀硫酸质量/g | 100 | 100 | 100 | 200 |
加入金属的质量/g | m | 1.25m | 2m | 2m |
生成氢气的质量/g | 0.4 | 0.5 | 0.6 | 0.8 |
试计算:(1)甲同学加入锌的质量m?
(2)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四种实验室操作的变化趋势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①.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份,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
②.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③.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④.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碳酸钙
⑤.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稀盐酸至过量

①.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份,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
②.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③.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④.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碳酸钙
⑤.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稀盐酸至过量
A.②③④ | B.③④⑤ | C.③④ | D.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