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①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科学书的宽度183.6毫米;②在10毫升试管中加热5毫升水;
③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的食盐水;④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ºC;
⑤用10mL量筒量取6mL的食盐水。
A.①②B.②③④C.④⑤D.①⑤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无土栽培是把植物所需的无机盐。按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科学兴趣小组选用三株大小和长势相似的四季海棠,分别栽培在盛有不同培养液的三个栽培盆中,放在自然光下照射。15天后四季海棠的生长情况记录如下。
A
B
C
蒸馏水
营养液1
营养液2
基本不生长,叶片边缘发黄
生长缓慢,基本无分枝.叶片增加少,且较薄
生长迅速,分枝多,叶片增加多,且较厚
 
(1)15天后四季海棠长势最好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这个实验说明了植物的生长离不开___________
(2)要使实验设计更加合理,除了选择的植株大小和长势相似外,你认为还应该控制哪些变量?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3)该小组配制的一种营养液,是在每升水中溶解KCl:3.3克、NH4N03:1.8克、Ca(HPO42:4.5克、 MgSO4: 1.6克。若用NH4HCO3代替NH4NO3,每升水需要___________克NH4HCO3?(要求列式计算,小数点后保留1位小数)
当前题号:2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按正确的测量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是1.536米,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
A.1米B.1分米C.1厘米D.1毫米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聂利发现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没有扇动,但她仍能听到嗡嗡声。双翅不动声音哪里来?小聂利开始了对蜜蜂发声的实验研究。
实验一:她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出声音;她剪去蜜蜂的双翅,也能听到蜜蜂的叫声。上述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了42次,每次用去48只蜜蜂,得到相同结果。
实验二:为了探究蜜蜂的发音器官,她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查找,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她进一步实验。a、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b、找来一些完好蜜蜂,不损伤双翅,只刺破小黑点,放在蚊帐里。蜜蜂飞来飞去,再也没有嗡嗡声;c、反复做了10次,结果都一样。
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一中,聂利多次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a、b实验中,刺破小黑点的蜜蜂与_____________进行对照;
(3)上述事例告诉我们________(选填序号)。
A.书上说的绝对没错    B.科学结论可能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C.实验与思考可以促进科学进步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的生物钟紊乱,那么记忆力是否会下降呢?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
①将2只健康老鼠(年龄、大小、性别等条件均相似)饲养在两个相同的鼠笼中,分别标上A号、B号。
②利用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号老鼠的“生物钟”,B号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节律不变,保持其他条件都相同。
③饲养一段时间后,让A、B两只老鼠走同一迷宫,记录老鼠从入口到达出口所用的时间。5h后,让A、B两只老鼠第二次走原来的迷宫,获得数据见下表:
老鼠
老鼠走迷宫所用平均时间/s
第一次
第二次
A号
90.22
83.53
B号
35.40
18.25
 
⑴B号老鼠在该实验中的作用为
⑵该实验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为  
⑶完善实验方案后重新实验,若所测得的实验数据与上表数据基本相同,则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填“A”或“B”)号老鼠的记忆力较差。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一同学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猜想: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他在老师的帮助下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先进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该同学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路程时间图线,则:

(1)表中x处的值为_____m。
(2)接下来,该同学将不同数量(1只、2只、3只、4只、5只)的“小纸杯”先后叠放在一起从空中释放,并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1、2、3、4、5所示。比较图乙中的1和5图线,指出在1.0-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上图所示,机械停表的读数是( )
A.40.5秒B.190.5秒C.195.0秒D.220.0秒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红将两个同样的烧瓶灌满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分别用厚度相同的甲、乙两种保温材料包好,定时测量烧瓶中水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室内温度保持不变),用这种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下表给出了在时刻t测得的两个烧瓶中的水温TT的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t/min
0
5
10
15
20
25
35
45
55
65
80
95
110
125
140
155
T/℃
80
72
64
59
55
51
50
41
37
34
30
26
24
22
21
20
T/℃
80
65
56
48
43
38
32
28
26
24
22
22
21
21
20
20
 
(1)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好?_____
(2)当时的室温大约是多少?_____
(3)在这些水温的数据中,哪一个最有可能是由于测量或记录的疏忽而产生的错误数据?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为了研究温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利用植物光合测定装置进行实验(如图甲),以CO2分析仪中测定的CO2吸收量和释放量为指标(测定仪中叶室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装置运行后,仪器气路管道中的气体流速满足正常测定的需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先将上述装置置于暗处,测定单位时间内叶室中的CO2含量变化值,该变化值表示的是 。之后将上述装置置于适宜强度的光照下,测定相同单位时间内叶室中的CO2含量变化值,该变化值表示
(2)在预先设定的不同温度下重复以上步骤,结果如图乙所示。光照1小时,30℃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为 毫克/时。
(3)影响此实验的因素除温度外还包括    (写两个)。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杯子里倒入热水,放室内的桌上,过一段时间热水就成了温水。七年级同学通过实验研究热水在自然冷却的情况下的温度变化规律。
过程如下:在玻璃杯中倒入大半杯开水,将杯子放在室内桌面上,让水自然冷却,并用温度计每隔5分钟测量一次水温,直到水温降到室温为止。记录了水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如下表:
时间(分)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温度(℃)
90
70
55
45
38
32
28
26
25
25
 
(1)现在手边有两个温度计,一个是水银温度计(最大量程是120℃)、一个是酒精温度计(最大量程是60℃),你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应该用哪个?______,原因是______。
(2)你认为实验时的室温为______℃。
(3)根据上表判断,你认为热水在自然冷却的情况下温度降低的快慢有什么规律?
答:______。
(4)本次实验时间(45分钟)较长,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请你说出一个会影响实验时间长短的因素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