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实验技能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通常称之为理想实验法或科学推理法,下列研究过程中也采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
A.用特殊装置研究真空不能传声 |
B.用叩桌面的方法研究固体可以传声 |
C.用敲鱼缸的方法研究液体可以传声 |
D.观察各种发声体并归纳得出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
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质量不同两个钢球m和M(M>m),分别不从同的高度h和H(H>h)静止开始放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小明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他利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还能达到探究目的吗?并说明理由:_____
(2)由甲、乙图可得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_有关。
(3)小明根据甲、丙两图得出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请你对小明的结论作成评价:__________

(1)小明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他利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还能达到探究目的吗?并说明理由:_____
(2)由甲、乙图可得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_有关。
(3)小明根据甲、丙两图得出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请你对小明的结论作成评价:__________
如图所示的装置有洗涤、收集和储存气体等多种用途(视实验需要,瓶中可装入不同物质)。下列四个实验中均要使用该装置,则气体或水入口为y的是( )


A.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
B.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
C.瓶中装有适量的NaOH溶液,除去氧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
D.瓶中装有氧气,将水从导气管通入以取用瓶内储存的氧气 |
给下列测量数据补上合适的单位:
(1)某同学身高167 _________;
(2) 科学科学书本封面面积约为300 ________;
(3)正常体温一般在37_________左右 ;
(4)一瓶矿泉水的体积为250_________;
(5)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__________
(1)某同学身高167 _________;
(2) 科学科学书本封面面积约为300 ________;
(3)正常体温一般在37_________左右 ;
(4)一瓶矿泉水的体积为250_________;
(5)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__________
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6cm | B.2.357cm | C.2.35cm | D.2.4cm |
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 |
B.该实验中其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
C.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 |
D.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
类比法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某些抽象的科学知识,下列应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
A.![]() |
B.![]() |
C.![]() |
D.![]() |
以下实验中,主要是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解决问题的有
A.利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 B.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 |
C.利用天平测量水的重力 | D.利用量筒测量水的重力 |
实验小组欲证明氧化铜(CuO)能加快氯酸钾(KClO3)的分解,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m克胆矾晶体(CuSO4·5H2O),研细后加入10毫升蒸馏水溶解;
②将足量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与上述溶液充分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过滤后洗涤沉淀;
③将所得沉淀转移到坩埚中,均匀缓慢加热至完全变为黑色(氧化铜),研细备用;
④按下表中的质量混合好固体后,在相同条件下加热,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做比较,实验时间均以生成50毫升气体为准(见图),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的m至少应称取________________克(结果保留1位小数)。
(2)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表格中的“待测数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表明,加入氧化铜后产生氧气的速率比未加入时快得多,如果要进一步探究氧化铜在反应中是否起到催化作用,得完成后续实验。(提示:可从催化剂的概念完成实验)
①称取m克胆矾晶体(CuSO4·5H2O),研细后加入10毫升蒸馏水溶解;
②将足量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与上述溶液充分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过滤后洗涤沉淀;
③将所得沉淀转移到坩埚中,均匀缓慢加热至完全变为黑色(氧化铜),研细备用;
④按下表中的质量混合好固体后,在相同条件下加热,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做比较,实验时间均以生成50毫升气体为准(见图),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编号 | 氯酸钾的质量(克) | 其他物质及质量(克) | 待测数据 |
1 | 2.0 | / | |
2 | 2.0 | 氧化铜 0.5 | |
3 | 2.0 | 二氧化锰 0.5 | |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的m至少应称取________________克(结果保留1位小数)。
(2)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表格中的“待测数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表明,加入氧化铜后产生氧气的速率比未加入时快得多,如果要进一步探究氧化铜在反应中是否起到催化作用,得完成后续实验。(提示:可从催化剂的概念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氧化铜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
将过滤后的氧化铜重新与氯酸钾混合加热,观察是否还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用如图实验装置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白鼠的新陈代谢是否有促进作用,装置可以满足实验所需的条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数只生理状况相同、健康的小白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放人两个装置中饲养.
②甲组喂食普通饲料,乙组喂食等量的添加甲状腺激素的同种饲料,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两装置中红色液柱的移动距离.
(1)两个实验装置中红色液柱都向___(填“左”或“右”)移动,移动的原因是_____.
(2)装有乙组小白鼠的装置中红色液柱的移动距离较大,由此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_.

①将数只生理状况相同、健康的小白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放人两个装置中饲养.
②甲组喂食普通饲料,乙组喂食等量的添加甲状腺激素的同种饲料,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两装置中红色液柱的移动距离.
(1)两个实验装置中红色液柱都向___(填“左”或“右”)移动,移动的原因是_____.
(2)装有乙组小白鼠的装置中红色液柱的移动距离较大,由此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