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实验技能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

(1)甲、乙都是利用液体的_____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冰水混合物温度的是_____(填“甲”或“乙”)。
(2)请读出两支温度计的读数:甲读数是_____℃;乙读数是_____℃。
(3)体温计的精确程度比一般温度计高,这是因为_____。
(4)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8℃,若没有甩过,消毒后又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丙实际体温分别为37.1℃和38.2℃);那么两次体温计的示数分别为_____。

(1)甲、乙都是利用液体的_____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冰水混合物温度的是_____(填“甲”或“乙”)。
(2)请读出两支温度计的读数:甲读数是_____℃;乙读数是_____℃。
(3)体温计的精确程度比一般温度计高,这是因为_____。
(4)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8℃,若没有甩过,消毒后又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丙实际体温分别为37.1℃和38.2℃);那么两次体温计的示数分别为_____。
A.37.1℃和38.2℃ | B.37.1℃和37.8℃ |
C.37.8℃和38.2℃ | D.都为37.8℃ |
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的刻度值应该小于A点的刻度值 |
B.如果B点为室温刻度值,则A点可能为0 |
C.液柱上升,表明气体缩小,此时气温上升 |
D.液柱下降,表明液体缩小,此时气温下降 |
关于医用水银温度计的使用,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 B.使用应将水银甩回玻璃泡 |
C.消毒时用医用酒精擦拭 | D.消毒时若无酒精,可放在沸水中进行消毒 |
下面是一位初中生对某些量的估测,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
A.体重约为50kg | B.手掌的面积约为![]() |
C.成人洗澡的适宜温度约为39℃ | D.一次喝水约为50L |
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红药水给体温计消毒 |
B.读水银温度计的温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凸液面相平 |
C.测量室内气温时把温度计放在客厅朝北1.5米高的窗台上 |
D.把体温计用力向下甩几下并消毒后,夹在自己腋下,过1~2分钟后取出 |
乒乓球的直径被加大后,提高了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玛丽认为直径增加了,乒乓球的弹性减弱了。吉姆认为乒乓球弹性是否减弱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能够证明玛丽的说法是否正确的是( )
A.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掷向竖直墙壁,比较反弹后落地的距离 |
B.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
C.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
D.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
小王想证明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他设计了对照实验:甲组落叶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落叶暴露在空气中,小红对他的实验方案作出了评价,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应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
B.通过对剩余落叶的称量,来判断细菌是否能分解落叶 |
C.甲、乙两组落叶本身都带有细菌,未形成对照关系 |
D.甲、乙两组落叶可以用不同的树叶 |
在气球表面均匀的画上一些小圆点,向气球充气使气球膨胀,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以作为宇宙膨胀的证据 | B.小圆点之间的距离都在增大 |
C.小圆点都以某一圆点为中心膨胀 | D.小圆点本身大小保持不变 |
为了探究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明利用蒸馏水、1%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碘液、3支洁净的试管进行实验。请你完成相应的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______(设计表格见答题卷)
(思考)以上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
(实验设计)______(设计表格见答题卷)
(思考)以上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
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铁球动能大小与_____的关系。为维护交通安全,对某段道路进行限速规定(如图乙):
①对机动车限定最大行驶速度;
②对不同车型限定不同的最大行驶速度。
其中第_____个规定利用了此实验结论;
(2)有同学将图甲装置改成图丙,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对木块撞出的距离进行比较。该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

(1)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铁球动能大小与_____的关系。为维护交通安全,对某段道路进行限速规定(如图乙):
①对机动车限定最大行驶速度;
②对不同车型限定不同的最大行驶速度。
其中第_____个规定利用了此实验结论;
(2)有同学将图甲装置改成图丙,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对木块撞出的距离进行比较。该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