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实验技能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1)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
(2)若反应分离室中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100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_____

(1)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
(2)若反应分离室中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100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_____
下列估算正确的是()
A.一张平放的纸对地面的压强约1帕 | B.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5千克 |
C.教室里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300瓦 | D.一位中学生完成百米跑需要的时间大约是5秒 |
科学研究中,当设计多个因素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个因素,而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以下实验中没有用到此方法的是( )


A.甲:探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 |
B.乙: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
C.丙: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
D.丁: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
在相同条件下,取质量相等的块状CaCO3和粉末状Na2CO3,分别与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根据实验测定:其中粉末状Na2CO3与稀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块状CaCO3与稀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大致曲线,并用科学原理加以解释。
________

在进行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下列条件必须控制的是( )
①温度 ②溶质颗粒大小 ③溶质质量 ④溶剂质量 ⑤溶剂种类
①温度 ②溶质颗粒大小 ③溶质质量 ④溶剂质量 ⑤溶剂种类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④⑤ |
D.①⑤ |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B | 测定空气中O2体积大致所占比例 | 用铁丝代替红磷做实验 |
C | 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 将CO2通入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中 |
D | 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 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
A.A | B.B | C.C | D.D |
小亮同学利用“等效替代法”测量一个从土豆上切下的小土豆块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1)如图甲,将土豆块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发现土豆块迅速下沉至杯底,则土豆块在水中下沉时所受的浮力_____重力(选填“>”、“=”或“<”)
(2)如图乙,往烧杯中加盐并充分搅拌,直至观察到土豆块恰好处于_____状态,随即停止。
(3)如图丙,取出土豆块,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g。
(4)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5g;用量筒测盐水的体图丁所示,则盐水体积为_____mL。
(5)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可知土豆的密度,土豆的密度为_____g/cm3。
(6)若在第(3)步中未将土豆取出,而是留在烧杯中测土豆与盐水的总质量,第(4)步中将盐水与土豆一起倒入量筒中测体积后再测空杯质量,则所测得土豆的密度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如图甲,将土豆块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发现土豆块迅速下沉至杯底,则土豆块在水中下沉时所受的浮力_____重力(选填“>”、“=”或“<”)
(2)如图乙,往烧杯中加盐并充分搅拌,直至观察到土豆块恰好处于_____状态,随即停止。
(3)如图丙,取出土豆块,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g。
(4)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5g;用量筒测盐水的体图丁所示,则盐水体积为_____mL。
(5)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可知土豆的密度,土豆的密度为_____g/cm3。
(6)若在第(3)步中未将土豆取出,而是留在烧杯中测土豆与盐水的总质量,第(4)步中将盐水与土豆一起倒入量筒中测体积后再测空杯质量,则所测得土豆的密度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某氧化铜(CuO)粉末中混有少量氧化亚铜(Cu2O),现有一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其中Cu2O的含量,请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X是常见还原性气体CO、H2中的一种(可能混有少量水和二氧化碳),请根据组合装置判断X的化学式为_____
(2)若缺少B装置,将直接导致反应后装置内的_____物质的质量偏差。
(3)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已知反应前混合物的总质量为15.2g,完全反应后U型管内物质的质量增加了2.7(损失忽略不计),则原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为_____。

(1)X是常见还原性气体CO、H2中的一种(可能混有少量水和二氧化碳),请根据组合装置判断X的化学式为_____
(2)若缺少B装置,将直接导致反应后装置内的_____物质的质量偏差。
(3)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已知反应前混合物的总质量为15.2g,完全反应后U型管内物质的质量增加了2.7(损失忽略不计),则原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为_____。
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水参与反应,并可观察烧瓶内气压变化 |
B.图乙中的水只是提供热量 |
C.图丙集气瓶中的水排尽空气,并可观察H2的收集情况 |
D.图丁中的水防止熔融物炸裂集气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