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实验技能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右图所示,图中被测物体的外直径,如果圆筒的内直径为5.6mm,则圆铜厚为多少cm?( )


A.3.90 | B.0.57 | C.1.70 | D.1.14 |
如图,表示测定金属丝直径的办法,根据图示情况,回答:

(1) 细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
(2) 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2匝,则测量结果将偏________;
(3)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结果将偏_____。

(1) 细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
(2) 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2匝,则测量结果将偏________;
(3)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结果将偏_____。
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12分米3=12分米3×1000=12000厘米3 | B.1.8米=1.8×1000=1 800毫米 |
C.0.5cm=0.5cm×10mm=50mm | D.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 |
小明用排水法测石块的体积,先在量筒里加一定数量的水,采用俯视读数法读出水的体积为32毫升,石块放入后采用仰视读数法读出总体积为58毫升,则此石块的体积为( )
A.大于26cm3 | B.小于26cm3 | C.等于26cm3 | D.不能确定 |
下图是小梅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____________ 。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时应选择____ (选填“10mL”或“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
A 称量时,砝码放在左盘,氯化钠放右盘 B 量取水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C 将量取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D 将溶液装瓶存放时,不慎洒落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____________ 。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时应选择____ (选填“10mL”或“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
A 称量时,砝码放在左盘,氯化钠放右盘 B 量取水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C 将量取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D 将溶液装瓶存放时,不慎洒落
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 )
A.只能验证猜想1 | B.只能验证猜想2 |
C.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 | D.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
关于下列物体的估计值正确的是
A.手指甲的宽度约为1毫米 | B.一支钢笔的长度15毫米 |
C.一角钱硬币的厚度2.4厘米 | D.身体的体积大约为50立方分米 |
在下面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同学身高为158_________;
(2)一枚壹圆硬币的直径是24.5_________;
(3)32微米=_______________米
(4)15千米=___________厘米
(1)一同学身高为158_________;
(2)一枚壹圆硬币的直径是24.5_________;
(3)32微米=_______________米
(4)15千米=___________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