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某学习小组同学在做水火箭实验时,对水火箭的水平飞行距离与哪 些因素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在容积为2000ml的可乐瓶内装上不同体积的水,每次发射的角度均为20°,向瓶内打气直至橡皮塞从瓶口冲出,使水火箭向前射出。

下表是他们在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
容积:2000ml的可乐瓶
发射角度
20°
装水量(mL)
300
400
500
600
700
第一次距离(m)
18.28
19.6
20.95
19.95
16.98
第二次距离(m)
17.42
20.3
24.36
23.36
14.36
第三次距离(m)
22.33
19.58
21.32
21.34
19.34
平均距离(m)
19.34
19.83
22.21
21.55
16.89
 
(1)由实验方案可知,他们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可乐瓶容积、发射角度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
(3)可乐瓶内的水向后喷出,水火箭就向前飞出,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用如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型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
A.I、II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B.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C.II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D.Ⅲ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与水是否也能反应生成一种酸
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探究,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
(1)做出假设:___________;
(2)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再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最后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

(3)查阅资料:该实验小组需要掌握的资料内容中包括: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②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SO2 不与浓硫酸反应,④二氧化硫有毒,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 C 内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  ;
②装置 D 中胶头滴管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此现象说明______ ,当有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_________ 。
(5)结论:原假设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6)拓展:实验室能否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鉴别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家装饰品等。为探究铅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科研人员将30只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白鼠分为三组,实验处理如下表。30天后,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项目
组别
注射剂
剂量
注射方法
检测方法


每千克体重注射10毫克
每3天皮下注射1次
每10天检测1次血红蛋白含量

含1.8%的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含3.6%的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1)若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为注射剂中是否含有醋酸铅,那么,甲组应注射_______溶液。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
(2)比较图中乙和丙两条曲线下降趋势的不同,可以看出小白鼠体内铅的含量与血红蛋白含量之问的关系是: _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将盛水的试管放人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能否达到沸点?__________________;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生活发现)①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
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建设)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  有关;
(实验检验)为验证假设一,逬行如下操作:
步骤一:取一根长度约为1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密封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
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  
骤三:将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

(现象描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
(得出结论)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
(1)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2)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实验。请你帮助设置对照实验:
①取长势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______。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3)如果20天后,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4)请你再提出一个可能影响大豆植株高度的因素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20 cm的钢尺,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再将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
(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A端固定不动,指针C端紧靠在铜棒B端,当用酒精灯给AB加热时,小明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分析金属棒受热时长度的变化。装置中指针设计成CO段比OD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作用。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为了比较苹果汁和橘子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2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滴入2种果汁,如图所示。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①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
②2只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③2只胶头滴管滴出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A.只需①B.只需②C.只需①和③D.只需②和③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探究一: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
剩余固体成分为:A、全部是碳酸钙   B、既有碳酸钙,也有氧化钙   C、全部是氧化钙
(设计并完成实验)
(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震荡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_;
(2)再取少量固体于另一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说明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__;
(实验结论)
该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剩余固体成分与(猜想与假设)中的______(填“A”或“B”或“C”)相符.
探究二:剩余固体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称取剩余固体的样品11克,利用图1装置进行试验测定。

数据记录如下: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下列情况中会导致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
A.反应容器中有CO2残留
B.HCl气体和水蒸气随CO2气体排出
C.滴入的稀盐酸排出的气体
D.空气中的CO2等气体与反应后的物质发生了反应
方案二:另取剩余固体试样,按图2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步骤②加入的水要足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不溶物的质量与试样的质量的比值即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若测定的结果偏大则可能原因是:_____(写出一点)。

 
反应前
反应后
A组
玻璃管和赤铁矿石样品的质量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质量g
B组
烧杯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g
烧杯和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