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运动会上柯雪跑完1000米后,班级后勤队员为柯雪泡了一杯热盐水,说可以补充跑步中流失的盐分。柯雪喝了一半,说,怎么这杯盐水下面这么咸,随手把这杯水放在教室的讲台上。你认为,柯雪说的有道理吗?判断是否正确并说说你的理由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从高空下落的物体,速度会越来越快,而所受空气阻力也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运动,通常把这个速度称为收尾速度。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空气对不同材质的球形物体的阻力与球的半径和球的速度都有关系,下表为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
小球编号
1
2
3
4
小球质量/g
2
5
45
40
小球半径/cm
0.5
0.5
1.5
2
小球收尾速度/(m/s)
16
40
40
20
 
(1)4号小球在收尾速度时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_____N。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规律可推断:当半径为1cm、质量为10g的小球下落时,其收尾速度是_____________m/s。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冰菜因叶面和茎上着生有大量冰晶状颗粒而得名,其果实长大后,颜色会从青色变为黄色最后成褐色。为提高种子萌发率,对果实采后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取各色果实若干,分别称出其质量,记为m0。把果实晒干并放在机器中完全烘干并称重记为m1。根据m0、m1计算出各色果实的含水量并记录。
②另选取各色果实自然晒干,取其种子各100颗放入人工气候箱内,置于相同的适宜环境中,14天后观察种子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③另选取一定数量的黄色果实,平均放入30℃、40℃、50℃、55℃的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后,各取100颗种子置于相同的适宜环境中,过14天后观察种子萌发情况。结果下图所示。
请回答相应的问题:
果实
含水量
发芽率
青色
76.6%
41.7%
黄色
17.7%
85.3%
褐色
9.7%
78.3%
 

(1)由步骤①可算出冰菜果实的含水量,其计算方法是________。(用含m的式子表示)
(2)步骤②中的“适宜环境”主要是指适宜的温度、一定的________和充足的空气。
(3)由表格数据可知,果实含水量与成熟度的关系是________。
(4)由本实验结果可知,为提高种子萌发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利用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性质,可以比较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我们分别将两种水果汁滴入到淀粉碘溶液至恰好褪色,再记录。要得出结论,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
 
A.我们最终记录的是滴入的果汁滴数
B.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C.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D.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必须相等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明和小亮在操场上玩耍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几个物体落地时间有差异,善于观察的他们想到水平抛出的物体的落地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思考讨论后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与抛出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与水平抛出的速度有关
猜想三: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他们从探究实验室取来能控制发射速度的弹射器,两个质量不同的小钢球,刻度尺,电子秒表等实验器材,依据科学学习中的知识,在老师的帮助下按照如下图所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钢球质量
抛出点离地高度
水平抛出的速度
落地时间
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
1
10
2
1
0.64
0.64
2
20
2
1
0.64
0.64
3
10
2
2
0.64
1.28
4
10
4
2
0.91
1.82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实验序号为_______的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水平抛出的钢球落地时间与_______有关,同时还可得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与_______有关的实验结论.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进入五中学习的小科同学特别爱钻研,喜欢动手做实验,最近班里忙着准备第61届校运动会开幕式入场的节目表演,由于要买裤子,量腰围,让小科产生了许多想法:
(一)从量腰围到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探究与思考
在量腰围时小科知道皮尺必须与腰完全重合,而在用“扎孔法”测量圆柱体周长时可以有如下两种测量方式:

乙方式可行吗?小科在家中进行了探究:
(1)小科在用卷纸很方便地按甲、乙两种方式操作且乙方式按倾斜程度不同做了三次:

(2)将带孔的纸条展开拉直分别如下图:

根据以上(1)(2)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①圆柱体的周长等于两孔之间的距离,但由于牙签扎的孔过大,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该:测量两孔的_________之间的距离。
②请你用刻度尺量一量,可知道“斜绕式”扎孔法测圆柱体周长是_____的(填“可行”或“不可行”)
③请你仔细观察纸条展开拉直后的四幅图,可发现“斜绕式”与“垂直式”本质上是相同的,即两孔的连线始终与圆柱体的轴线_________。
④小科为什么把“斜绕式按不同倾斜程度做多次?理由是_________ (从下列两项中选填)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b、避免结论偶然性使之更具普遍性
(二)从圆柱体周长测量方法的探究到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更多的测量研究
(1)小科通过思考,想出了“扎孔法测圆柱体的数学原理。同学们,相信你也能做到;_________
(2)小科还想测量新买卷纸的总长,他当然不会真把那么长的卷纸去完全测量一遍,他的研究还在继续......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蚕在结茧时,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蚕丝的出丝率。某同学为了寻找“薄头茧”的成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均选择相同数量的五龄期老熟蚕,将它们均匀放入6片方格簇中,7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结果见表。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该同学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时,提出的问题是:_____。
(2)从表中分析,要提高蚕茧的出丝率,蚕在结茧时应提供_____的环境条件。
(3)9月份进行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____。
(4)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写出其中两个: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的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   )
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C.由两位同学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时间,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D.由一位同学按照选项A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还记得制作发酵瓶的情形吗?看着瓶中液体冒出气泡、气球慢慢胀大,相信你也会感到自豪的。如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发酵瓶,请回答:

(1)酵母菌属于___________(选填“细菌”或“真菌”);
(2)气球慢慢胀大,是因为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_____________
(3)另一位同学的发酵瓶及气球都是完好的,且气球与瓶口结合紧密,但气球还是瘪的,其实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第二十九届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孙宁岳同学凭借“维生素B1对玉米幼苗的生长有影响”等研究成果获得金奖。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该研究成果,制定了实验方案,探究过程如表所示(实验的装置相用),请回答:

花盆
花盆甲
花盆乙
花盆丙
适量加入
土壤浸出液
各植入
10株相同的玉米幼苗
每天滴加
2mL含2.5%的维生素B1溶液

2mL含1.5%的维生素B1溶液
每天观察并记录
幼苗的生长状况
 
(1)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__。
(2)表格中的①应填______。
(3)完善探究过程后,预计结果得出结论: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花盆甲,丙中玉米幼苗的平均长势比花盆乙的好,则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