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酵母菌发酵的最佳条件”实验中,李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编号
温度/℃
酵母菌含量
发酵前面团体积/mL
发酵3小时后体积/mL
A
4
适量
100
100
B
10
适量
100
105
C
28
适量
100
175
 
(1)设计该实验的原理是在控制发酵前面团体积、发酵时间和酵母菌含量保持不变,通过控制______观察,来判断酵母菌发酵效果与温度的关系;
(2)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存在尚有不足之处,请你写出一条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2009年8月以来,整治酒后驾车行为在全国进行。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如下图,实验结果如下表:

饮酒量
测定次数
A
不饮酒
B
饮一杯啤酒
C
饮二瓶啤酒
第一次
24.4
27.2
48.7
第二次
25.5
29.2
53.0
第三次
25.1
30.0
51.3
测量平均值
25
28.8
51
 
注: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的位置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cm)。
请分析回答:
(1)林子和爸爸想要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人的反应速度越__________。
(3)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_____________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修改假说,重新实验B.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D.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兴趣小组想探究“苍蝇为什么停下来就匆忙搓脚”。同学们查资料发现苍蝇的“脚”上有辨别味道的感觉器官,其上如沾有污物,就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于是他们猜测苍蝇搓“脚”是为了搓掉“脚”上的污物,保持其清洁。同学们为了验证假设,做了如下所示的实验:
(材料用具)在甲(瓶内无脏物)、乙(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数量相等的活苍蝇。在同一时间内观察记录甲、乙两个玻璃瓶中苍蝇搓脚的次数,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苍蝇搓脚
的次数

第一分钟
第二分钟
 
第三分钟
第四分钟

67
61
62


128
130
125
131
 
实验时间
 
(实验结果)小明同学记录下第四分钟乙瓶中苍蝇搓脚的次数为131次,却忘了记录甲瓶中的数据,你认为以下选项中最有可能是甲瓶中苍蝇搓脚的次数的是__________。
A.12次B.212次C.150次D.65次
(实验结论)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建立的假设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你得出的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与讨论)除上述已探究的问题外,请你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再提出一个科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2013年6月20日,神州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提了一个思考题:在太空中,人们常用的杆秤、天平等测量质量的仪器都会失效。那么可否利用弹簧的振动快慢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为了研究弹簧振动快慢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某中学科技小组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其步骤如下:
步骤1:测出一个钩码的质量,在某一轻质弹簧a下端挂一钩码,上端固定;

步骤2:把弹簧到拉伸适当距离后放手,让钩码上下振动(如图1所示);
步骤3:测出振动30次所需的时间t,算出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t/30;
步骤4: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重复步骤2、步骤3;
步骤5:将数据采用描点法绘制出轻质弹簧a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即振动快慢)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图象(见图2中轻质弹簧a 曲线);
步骤6:换用一条轻质弹簧b,重复以上实验,同理绘制出每振动1次所需的时间(即振动快慢)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图象(见图2中轻质弹簧b 曲线)。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如下问题:
(1)在该实验中,主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_____________。
(2)分析图2,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不管在地球上还是在太空中,其振动快慢相同。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测量太空中一个苹果的质量(写出测量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图甲是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受 pH 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 时一定量的淀粉在少量唾液淀粉酶 的催化下分解产生的麦芽糖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图乙描 述的反应过程中,在保证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前提下改变某一 初始条件,则图乙中 e 点(产生麦芽糖量是最大量)或 d 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时的时间)的位置可能会发生移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淀粉量增加时,e 点上移
B.pH=a 时,e 点下移
C.温度升高时,d 点右移
D.酶的量减少时,d 点右移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让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流体也可以看作是许多片液(气)层组成的,各片层之间也存在摩擦,产生流体内部的阻力,这就是流体的粘滞性。不同流体的粘滞性不同,我们用流体的粘滞系数η表示。由于流体的粘滞性,使得在流体中运动的物体要受到流体阻力。在一般情况下,若液体的粘滞系数为η,半径为R的小球在流体中以速度v运动时,所受的流体阻力f可用公式f6πηRv表示
(1)由上述公式可知,流体的粘滞系数在国际单位制中主单位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几种流体的粘滞系数表
温度/℃
蓖麻籽油的η
水的η/×10﹣3
空气的η/×10﹣6
0
5.300
1.792
17.1
20
0.986
1.005
18.1
40
0.231
0.656
19.0
60
0.080
0.469
20.0
 
可见,一般情况下。液体的端滞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_____。
(3)密度为ρ、半径为R的小球在密度为ρ0、粘滞系数为η的液体中由静止开始下落时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落一定时间后速度达到最大值v1,并保持不变。球的体积是,试推导图中v1=
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明通过学习得知:一般情况下,水的质量一定时,加入食盐的质量越多,溶液的浓度就越高。他想探究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的猜想是:
a.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b.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
c.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温度有关。
小明利用水、食盐、烧杯、小勺子、电源、刻度尺、小灯泡、金属片、酒精灯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

(1)比较实验次数1和2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_(选填“a”、 “b”或“c”)。
(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认为用电流表代替小灯泡也能进行实验,你认为___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现有的装置和器材,请你对猜想c进行探究验证。
①实验步骤:用酒精灯加热食盐水溶液,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
②你怎样对该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_____。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科学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FeSO4·nH2O晶体中的结晶水的含量进行测定(铁架台等已省略). 已知:
① FeSO4和FeSO4·nH2O 加热时易被空气氧化;② FeSO4·nH2O=加热=FeSO4+nH2O. 
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 
(1)步骤Ⅰ打开K1导入二氧化碳气体,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Ⅳ中的操作乙是通二氧化碳直至 C 装置冷却至室温,则操作甲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建议,为加快产生CO2的速率,可将 A 中装置中盐酸浓度增大、石灰石磨成粉状.试问,制取气体时反应速度是否越快越好?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Ⅵ称量,若晶体FeSO4·nH2O质量为 m,反应前后 C 装置质量减少了m1,D 装置质量增加了m2,则此晶体中的结晶水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