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为了比较苹果汁和橘子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2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滴入2种果汁,如图所示。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①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
②2只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③2只胶头滴管滴出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A.只需①B.只需②C.只需①和③D.只需②和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12-23 04:44: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成分之一。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和胞间层.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的实验课题。
实验用具和材料:磨浆机、烧杯、试管、量筒、刀片、玻璃棒、漏斗、纱布等;苹果、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蒸馏水等。
课题一验证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实验方法及步骤:
①将苹果洗净去皮,用磨浆机制成苹果泥,加入适量蒸馏水备用。
②取两个100mL的洁净烧杯,编号1、2,按相应程序进行操作,请把表中未填写的内容填上。
操作
顺序
项目
烧杯
1
2

在烧杯中加入苹果泥
20mL
20mL

注入果胶酶溶液
2mL
0mL

注入蒸馏水
0mL
2mL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并用玻璃棒不时搅拌
10min
10min
 
并记录结果。
④最可能得到的实验结果______。
课题二探究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的最适pH。
本课题实验步骤中,在进行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的混合并调整pH时有下面两种操作:
方法一: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的pH分别调至4、5、6、…、10。
方法二: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的pH分别调至4、5、6、…、10,再把pH相等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
①请问上述哪一种操作更科学?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②如果用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以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示________,实验操作和记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根据你对酶特性的了解,请在图中选择一个最可能是实验结果的曲线图_________。

同类题3

(2017·江苏泰州)某科学兴趣小组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和理解科学知识。请你一起研究学习,并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主题: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相关信息:一定体积的溶液中,离子的数目越多,其离子的浓度越大。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

(1)实验一:恒温条件下,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曲线甲所示。
①写出Ba(OH)2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②甲曲线M点时混合液体呈_____色。
③分析曲线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M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H和OH结合成H2O,Ba2和SO42结合成BaSO4
B.M点时离子浓度几乎为零
C.M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仅由于溶液中H在逐渐增大
(2)实验二:恒温条件下,向等量同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Na2SO4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乙曲线所示。
①分析曲线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开始至完全反应过程中,电导率减小,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B. 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仍然较大,表明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
C. 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Na数目一直增大
N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③通过比较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拓展:①请根据示例仿写离子方程式。
示例:AgNO3+NaCl===AgCl↓+NaNO3
离子方程式:Ag+Cl===AgCl↓。
仿写:BaCl2+Na2SO4===BaSO4↓+2NaCl,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②向一定量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溶液先变浑浊后浑浊逐渐消失。请推测此过程的溶液中Ca2浓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

同类题4

科学探究──教材研究:

阅读科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的压强“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这部分内容:
许多物理现象跟气压的大小(通常说气压的高低)有关系,气压还对人类的生活、健康有重要影响。例如,在几千米高的山上,如果没有高压锅,连一顿熟饭都吃不上,就是由于水的沸点随气压改变的缘故。
实验:烧瓶中的水沸腾(图a)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图b),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实验表明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降低。
换用其他液体,在各种气压下实验,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请回答有关问题:
(1)研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的步骤:
A.分析归纳;B.提出假设;C.提出问题;D.理论推导;
A.实验研究;B.得出结论。
你认为编者对“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研究”依次采取的四个有用的步骤是_____(步骤用英文字母表示)。
(2)问题探究
如果教材把图b改装成图c的装置,继续加热.待水沸腾后注射器才与胶管连接,并把注射器的活塞往里推,增大气压.这时在正常情况下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一会儿,水又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______(填“变大”或“不变”);教材没有这样改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识应用
某制药厂在制药时,为了从药液中提取抗生素粉剂,采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除去水分.但要求药液的温度必须保持不超过8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__)
A.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B.缩短加热时间
C.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药液的沸点低于80℃
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使药液的沸点低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