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随机抽样
- + 用样本估计总体
- 条形统计图
- 折线统计图
- 扇形统计图
- 频率分布表
- 频率分布直方图
- 频率分布折线图
- 茎叶图
- 众数
- 中位数
- 平均数
- 极差、方差、标准差
-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 推理与证明
- 算法与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某班
名学生在一次百米测试中,成绩全部介于
秒与
秒之间,将测试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五组:第一组
,第二组
,……,第五组
.下图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若成绩大于或等于
秒且小于
秒认为良好,则该班在这次百米测试中成绩良好的人数为 .









某校对高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体检,现将高三男生的体重(单位:kg)数据进行整理后分成六组,并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第一、第六小组的频率分别为0.16,0.07,第一、第二、第三小组的频率成等比数列,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小组的频率成等差数列,且第三小组的频数为100,则该校高三年级的男生总数为 

为调查甲、乙两校高三年级学生某次联考数学成绩情况,用简单随机抽样,从这两校中各抽取30名高三年级学生,以他们的数学成绩(百分制)作为样本,样本数据的茎叶图如图.

(1)若甲校高三年级每位学生被抽取的概率为0.05,求甲校高三年级学生总人数,并估计甲校高三年级这次联考数学成绩的及格率(60分及60分以上为及格);
(2)设甲、乙两校高三年级学生这次联考数学平均成绩分别为
1,
2,估计
1-
2的值.

(1)若甲校高三年级每位学生被抽取的概率为0.05,求甲校高三年级学生总人数,并估计甲校高三年级这次联考数学成绩的及格率(60分及60分以上为及格);
(2)设甲、乙两校高三年级学生这次联考数学平均成绩分别为




某班学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成绩分布如下表:
那么分数在[90,120)中的频率是(精确到0.01) ( )
分数段 | [0,60) | [60,70) | [70,80) | [80,90) |
人数 | 6 | 5 | 6 | 8 |
分数段 | [90,100) | [100,110) | [110,120) | [120,150) |
人数 | 10 | 6 | 4 | 5 |
那么分数在[90,120)中的频率是(精确到0.01) ( )
A.0.18 | B.0.40 | C.0.50 | D.0.38 |
甲、乙两位运动员在5场比赛的得分情况如茎叶图所示,记甲、乙两人的平均得分分别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PM2.5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3095-2012, PM2.5日均值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为一级;在35~75微克/立方米之间空气质量为二级;在75微克/立方米以上空气质量为超标.从某自然保护区2012年全年每天的PM2.5监测值数据中随机地抽取12天的数据作为样本,监测值频数如茎叶图所示(十位为茎,个位为叶):

(I)求空气质量为超标的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
(II)从空气质量为二级的数据中任取2个,求这2个数据的和小于100的概率;
(III)以这12天的PM2.5日均值来估计2012年的空气质量情况,估计2012年(366天)大约有多少天的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或二级.

(I)求空气质量为超标的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
(II)从空气质量为二级的数据中任取2个,求这2个数据的和小于100的概率;
(III)以这12天的PM2.5日均值来估计2012年的空气质量情况,估计2012年(366天)大约有多少天的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或二级.
设有一个线性回归方程为
,则变量
增加一个单位时()


A.![]() | B.![]() |
C.![]() | D.![]() |
给出下列5种说法:①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众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相等;②标准差越小,样本数据的波动也越小;③回归分析就是研究两个相关事件的独立性;④在回归分析中,预报变量是由解释变量和随机误差共同确定的;⑤相关指数
是用来刻画回归效果的,
的值越大,说明残差平方和越小,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请将正确说法的序号写在横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