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晚春

韩愈(唐)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郑谷(唐)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小题1】杨花即_______, 两首诗都运用了这一意象,运用_______ (修辞手法)写出杨花随风飞舞的景象。
【小题2】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对“有我之境”有这样的解释:“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根据王国维的论述分别找出两首诗体现“有我之境”的诗句,并作简要批注。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下面小题。

塞寒行

(唐)温庭筠

燕弓弦劲霜封瓦,朴簌寒雕睇平野。一点黄尘起雁喧,白龙堆①下千蹄马。河源怒浊风如刀,剪断朔云天更高。晚出榆关②逐征北,惊沙飞迸冲貂袍。心许凌烟③名不灭,年年锦字伤离别。彩毫一画竟何荣,空使青楼④泪成血。

(注)①白龙堆:沙漠名。②榆关:即山海关。③凌烟:凌烟阁,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为其画像并悬挂于凌烟。④青楼:涂饰青漆的楼房,这里指其妻子居住的阁楼。

【小题1】诗中划线句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象,请作简要分析。
【小题2】本诗的最后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壶中九华诗并引

苏轼

湖口人李正臣蓄石九峰,玲珑宛转,若窗棂然。予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曰壶中丸华,且以诗纪之。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明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注)①仇池:苏轼在扬州所蓄异石,是苏轼的心爱之物。②南迁:绍圣元年四月,六十岁的苏轼被贬惠州(治所在今广东);七月,行至湖口。③五岭:长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及周围群山。④壶:盆盂类的器皿。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引言中的“南迁”,在行船上看到的沿途风景,令诗人梦中难忘。
B.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意在用五岭的巍峨绵延衬托“壶中九华”的渺小。
C.颈联“天池水”“玉女窗”想象奇特,构建了一个别有天地的壶中仙境。
D.尾联“太孤绝”和颔联“千嶂外”相呼应,使全诗的抒情脉络前后贯通。
【小题2】本诗蕴含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赞公房

杜甫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

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注)赞公:作者旧友,原长安大云寺住持。乾元年间,杜甫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而被贬,暂居秦州,不意在此遇到同样被贬的赞公。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诗人与老友相逢的季节,以“何来此”发问,表达意外之情。
B.颈联赞美了赞公遭到放逐,宁愿违背本性,也要坚守禅心的品质。
C.“陇月”不仅写景,更是以“月圆”象征两位老友的团圆。
D.尾联照应诗题“宿”,诗人夜间在赞公房间休息,内心变得平和。
【小题2】颔联是如何抒发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依韵酬光化李简夫屯田

﹝宋﹞范仲淹

老来难得旧交游,莫叹樽前两鬓秋。

少日苦辛名共立,晚年恬退语相投。

龚黄政事聊牵强,元白邻封且唱酬

附郭田园能置否?与君乘健早归休。

注:①龚黄:汉代循吏龚遂与黄霸的并称。亦泛指循吏。②元白: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并称“元白”,为生死不渝之交。邻封:本指相邻的封地,泛指邻县、邻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感慨极深,是历尽沧桑、劫后余生之语,故对旧日好友倍加珍惜。
B.颈联以龚黄自喻,“聊牵强”有自谦之意,下句则寄托了对友人的期望。
C.颔联分述昔日、如今之事,“共”“相”二字又将两人紧密联系在一起。
D.次句紧承上句,宽慰友人不要感叹年老;“两鬓秋”照应下文“晚年”。
【小题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特征。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伤田家

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注)①粜(tiào):卖米
【小题1】这首诗旨在抨击唐末时期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象。
【小题2】请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轮鞅:泛指车马。②墟曲:乡野。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的“人事”指和官场交结往来之事,“杂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语带贬义。
B.诗人紧闭柴门,在空寂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杂念,也不和任何人来往。
C.庄稼生长旺盛、开垦土地越来越多令诗人喜悦,但又时时担心辛勤劳动毁于霜雪。
D.全诗叙述了诗人村居日常生活的片段,表现了乡村生活与官场截然不同的感受。
【小题2】这首诗是如何表现“静”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岁夜咏怀①

 刘禹锡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注)①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刘禹锡老母病逝,在护送灵柩过衡阳时又接到好友柳宗元去世的消息。诗人闻讯异常悲痛,写下许多悼友之作,《岁夜咏怀》即是其一。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一反常情,写自己多年来坎坷,不得意,即使新年来临也不会有新的希望了。
B.颔联将“昔”与“今”,“同游者”与“有几多”进行对比,蕴含着对岁月无情的伤感。
C.颈联说自己闲居、自由自在,只一味想长寿;表面写自己的颓伤,实是饱含愤激。
D.此诗表面上写诗人的平静、闲适,甚至有些颓伤;但实际上隐透出诗人极端的苦闷。
【小题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试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小题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小题2】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写出窦员外的新居在“街西”,这儿的景色优美,令人顿生闲适之意。
B.颔联写景由远及近:门外清净,一溪渠水绕屋而过;从墙头望去,看到远山的点点秋色。
C.颈联写了庭院之景:几株绿松,很多芍药,这些花木折射了主人的人生志趣。
D.尾联抒发了诗人对主人高雅情趣的赞美之情和结识主人的意外、惊喜之情。
【小题2】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