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这首诗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简析其作用。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①

白居易

遥夜凉风楚客②悲,清砧繁漏月高时。

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③住尚卑。

词赋撞名来已久,烟霄④得路去何迟。

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⑤欲荐谁?

(注)①此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谈校书应为诗人在朝为官时的同事、朋友。②楚客,指贾谊。③枹,官枹。④烟霄:喻显赫地位,⑤扬雄,擅长词赋写作,曾被大司马王音推荐。
【小题1】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小题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洛城:洛阳。③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④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⑤司徒:指李光弱,时任检校司徒。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四千里”“五六年”这些数量词将个人的困苦经历与国家的艰难遭遇体现出来。
B.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地的情况。“草木变衰”与下句的“老”相呼应,传递出悲凉沉郁的意味。
C.颈联中的“步月清宵立”“看云白日眠”写出了诗人的坐卧不宁,直抒胸臆地表现了诗人的无限情思。
D.这首七律把个人的遭际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浓郁的诗情,可谓言近旨远,辞约情丰。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题大庾岭北驿①

宋之问

阳月②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①本诗是诗人流放广西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岭上多生梅花,又名梅岭。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②阳月:指农历十月。
(1)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请结合尾联,揣摩宋之问暗用这一典故的意图。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①散丝,雨丝。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既勾勒了诗人临江送别的形象,又为二、三联画面的出现,涂抹了底色。
B.“重”、“迟”二字用意精深:水气迷茫中,船帆行驶吃力; 雨天傍晚,雨雾蒙蒙,小鸟振翅难速飞。
C.颈联暗示李胄的东去,人去帆远,目不能及,只见江岸之树,栖身于雨幕之中。
D.尾联委婉含蓄的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的不舍之情。
【小题2】本诗是怎样表达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小题1】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写汴水东流,两岸春光无限。
B.第二句写当年豪华的隋宫现已颓败。
C.第三句劝诫人们不要登上长堤远望。
D.第四句写风起杨花,易引发思乡之情。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用“无限春”具体描绘了汴河两岸千里春色的实景。
B.“已成尘”形象地写出了隋宫往日豪华已荡然无存的景象。
C.一二句中汴河春光的美好,与隋宫的颓败形成鲜明对比。
D.借汴水、隋宫、杨花等意象,在昔盛今衰中寓历史感慨。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干戈

王中

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踪迹大纲王粲传,情怀小样杜陵诗。

鹡鸰音断云千里,乌鹊巢寒月一枝。安得中山千日酒,酩然直到太平时。

注:①王中南宋末诗人。②鸰:一种嘴细、尾、翅都很长的小鸟,只要一只离群,其余的就都鸣叫起来,寻找同类。语出《诗•小雅•棠棣》。③中山千日酒:传说中山有人造的酒,饮后能醉千日。泛指美酒。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干戈”是古代的两种兵器,一般泛指战争,暗示了诗歌表现的环境特点。
B.首联点题,“欲何之”暗示了战乱波及范围之广,而诗人自己也一事无成。
C.颔联以王粲和杜甫自比,表明其颠沛的行踪和忧伤的情怀与他们完全一样。
D.全诗充满着满腔的悲愤之情,但文字读来较为轻淡,情感表达比较委婉。
【小题2】诗的最后两联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

[注]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作者战斗过的地方。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小题1】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状夜,北斗垂宇,银汉浮天,写得苍茫空阔。
B.第二联写景精细,风过叶落突出秋的静,百虫鸣叫反衬夜的静。
C.诗歌从状景始,以纪怀收,细致描写秋夜的寂静,为后文抒怀铺垫。
D.整首诗歌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一、二、四联押ing韵
【小题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句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①公实②《雷雨》

惊雷势欲拔三山,急雨声如倒百川。

但作奇寒侵客梦,若为③一震静胡烟!

田园荆棘漫流水,河洛腥膻今几年?

拟叩九关④笺帝所,人非大手⑤笔非椽。

(注)①次韵:按原诗的韵进行和诗。②公实:郑公实,洪炎的朋友,作有《雷雨》一诗。③若为:怎能。④九关:天门九重,代指朝廷。⑤大手:大手笔。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雷雨发出轰鸣声,有如百川崩泻,仿佛具有拔走蓬莱三山的威势。
B.颔联作者通过写雷雨不能扫清“胡烟”,表达了对不能驱除侵略者的憾恨。
C.颈联中的田园荒芜、洪水弥漫、河洛被金人占领,意在写出百姓生活艰难。
D.结尾两句表达出作者忧国忧时的心志,打算上书朝廷,希望朝廷早日组织力量,一洗“河洛腥膻”之气,使国家复兴。
【小题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首联写景的作用。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

张元幹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苍,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心折,长庚②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③何处?塞垣只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④,泣孤臣吴越。

(注)①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大举南下,宋高宗狼狈南逃。②长庚:即金星,又名太白星。③两宫:指宋徽宗与宋钦宗二帝。④龙沙:泛指沙漠,这里指宋徽宗、钦宗被囚禁的地方。

【小题1】这首词上阕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
【小题2】下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