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品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2)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小题1】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落霜的草呈现苍苍之色,虫儿鸣声轻细。
B.第二句写村庄的南边、北边一片荒芜,人迹罕至。
C.第三句写独自出来,走到门前,望着野外的田地。
D.第四句写在明亮的月光下,荞麦花像雪一样洁白。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苍苍”“切切”运用叠字着色摹声,营造秋夜凄清的气氛。
B.“独出”一句承上启下,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
C.“花如雪”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荞麦花的形象特点。
D.诗歌表达了作者坚定地、迫切地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寒食 寒食

 [唐朝]韦应物   [唐]崔道融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江上闻莺禁火时,百花开尽柳依依。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故园兄弟别来久,应到清明犹望归。

【小题1】这两首同题绝句,共同的意象是______,共同的情感是_______。
【小题2】两首诗的尾联抒情方式各有妙处,请结全诗分别简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1)根据下列诗句中提到的“节日”和“习俗”,在后面的括号里填上相应的节日名称。
①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___________)
②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___________)
③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___________)
(2)2016 年 11 月 30 日,一份古老的历法“二十四节气”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许是世界上最有诗意的历法,请根据诗歌描写的内容,推断诗歌对应的分别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
④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___________)
⑤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___________)
⑥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其四)①

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②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注)①《秋兴八首》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杜甫五十五负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广德年间,吐蕃、回纥不断入侵,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②羽书:羽檄,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闻道”一词强调事情并无依据;“似弈棋”写出长安局势如下棋一样,不甚明朗。
B.第二句写诗人面对世事的变化莫测,感叹身逢乱世不胜悲叹,令人伤悲。
C.颔联中“文武衣冠异昔时”运用借代,写出长安世道的变迁,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人。
D.颈联是诗人杜甫对数年间唐王朝兵戈不息、局面混乱的战争情势的总结和概括。
【小题2】本诗尾联诗人说“故国平居有所思”,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故国平居之思?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风(其二)

杜 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时间、空间感交错,和“不尽长江滚滚来”一样营造了凄婉压抑之境,表达了桑榆晚景之伤。
C.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D.诗的后四句抒发诗人的思归之情,月夜孤帆,方以归乡为乐;故园是非,又以残毁为忧。悲中有乐,乐而更悲。
【小题2】本诗颔联曾被现代学者牟宗三赞为绝佳句,并书之悬壁。请作赏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小题。

咏史

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注)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注)《汉书·张汤传赞》云:“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珥:插。珥汉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前一句中“蹑”字显示出士族子弟世居高位的强势,后一句中的“沉”字则流露出寒门才俊沉沦于底层的颓唐。
B.“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此句是过渡句,既概括总结了前句,又自然引出后句的典例,同时也表达了对门阀制度积重难返的愤慨。
C.“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写了汉代的金张两家,凭借祖先的功业,得任汉朝的高官,其官勋可于帽上插七条貂尾,尊贵非常。
D.“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运用了有关冯唐的事典,借此表达的情感与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冯唐易老”的表达完全相同。
【小题2】请简要分析“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四句有何作用。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节选)

岑参

胡姬酒垆日未午,丝绳玉缸酒如乳。

灞头落花没马蹄,昨夜微雨花成泥。

黄鹂翅湿飞转低,关东尺书醉懒题。

须臾望君不可见,扬鞭飞飞鞚疾如箭。

借问使乎何时来,莫作东飞伯劳西飞燕。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诗人在酒馆为友人饯行开始的时间早,还不到午时,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朋友的挽留之意。
B.第二句用“丝绳”、“玉缸”和美酒从侧面写宴别情景,后面以“醉”呼应,写宴别宾主都很尽兴。
C.以下三句以酒店为基点落笔,写饮酒时所见:落花成泥,黄鹂低飞,春日美景,烘托着人们的兴致。
D.下一句用一个“”字写出宾主在酒家畅饮的程度,醉到书信懒得书写,友人离去,让人遗憾惆怅。
【小题2】这首诗的最后四句是如何表达离别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灞陵行送别

唐 李白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注)①王粲: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文才出众。他曾为避难南下荆州,途中作《七哀诗》,表现战乱之祸害,诗中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句。②骊歌:指《骊驹》,《诗经》逸篇名,古代告别时所赋的歌辞。
【小题1】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中,写灞水水势“流浩浩”是实写,但诗人那种惜别的感情,也正如浩浩的灞水,这里有比兴手法的运用。
B.“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大大开拓了诗的意境,不仅展现了灞陵道边的古树春草,而且在写景中透露了朋友临别时不忍分手、上下顾盼、瞩目四周的情态。
C.“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写朋友南行,走的是当年王粲避乱时走过的古道,暗示了朋友此行的不得意;还想象友人在离开灞陵长别帝都时,也会像王粲那样,依依不舍地翘首回望。
D.“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既带有写实的成分:灞上离长安三十里,回望长安,暮霭笼罩着宫阙;也有虚写的成分:用浮云蔽日来象征朋友被迫离京。
【小题2】李白的诗歌在丰富的意象中饱含着丰满的思想,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本诗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一)

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和张仆射下曲(其四)

卢纶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注)①《塞下曲》共六首,是户纶在浑瑊幕府中写的,大多颂扬中唐名将浑瑊,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②鹫翎:猛禽的长羽毛。金仆姑:箭名。蝥弧:旗名。③贺劳:庆贺慰劳。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写人很有特点,或写战具或写场景,然后再引出将军,都使用了烘托这一手法。
B.诗人善于选用形象而又概括的语言,如“扬”“舞”二字,很好地勾勒出人物的典型动作。
C.其一重点描写军容的强盛,其四则着意展示凯旋的欢乐,两诗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连贯性。
D.“千营共一呼”“雷鼓动山川”两句,一写将土们战前准备充足,一写战后仍高度警觉。
【小题2】这两首诗通过不同的场景,刻画了浑瑊将军不同的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