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野 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B.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C.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D.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小题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题张逸人园林

韩 翃

花源一曲映茅堂,清论闲阶坐夕阳。

麈尾手中毛已脱,蟹螫尊上味初香。

春深黄口传窥树,雨后青苔散点墙。

更道小山宜助赏,呼儿舒簟醉岩芳。

(注)①麈(zhǔ)尾:魏晋清谈家经常用来拂秽清暑,显示身份的一种道具。直到唐代,还在士大夫间流行。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照应标题,描写环境的清幽,衬托出抒情主人公心境的悠闲。
B.颔联运用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抒情主人公日常生活的惬意。
C.颈联运用听觉和视觉描写,动静结合,写出了园林的静谧和幽美。
D.本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宁静闲适中也透露出怀才不遇的寂寞。
【小题2】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人“醉”的原因。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午枕

王安石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酬。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①午枕:即午睡。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②吹箫:《列仙传》载 萧史偕弄玉吹箫跨凤飞升,这里泛指神仙道术③欹:倾斜、歪向一边。

【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首句“百年春梦”可以看出,诗人午后就枕,尽管睡眠时间不长,但梦中所历似已有百年。
B.首联第二句化用典故,感慨自己并没有神仙道术可长留梦境之中,直接表现了对梦境的依恋,侧面表现了对现实的失望。
C.颔联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野草自然生长、鸣鸠相乳相酬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午睡梦醒后的视听印象。
D.“朱户欹斜见画楼”一句通过对朱户画楼的描写,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出了委婉批评。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秦州杂诗二十首(十六)

杜甫

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落目邀双鸟,晴天养片云。

野人矜险绝,水竹会平分。采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

(注)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漂泊历程。他从长安出发,首先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首联直抒胸臆,表达对东柯谷的喜爱原因是其不在群山之中,独自成岭,给人视野开阔之感。
B.当地人在险峻、与世隔绝的山谷生活久了对外界小心谨慎,山谷中竹林和溪水平分开来,颈联营造出东柯谷原始静谧的意境。
C.本诗首联、颔联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景,颈联、尾联通过描写野人及诗人的心理来抒情。
D.贾岛《寻隐者不遇》与本诗尾联构思虽有不同,但都塑造了相同志趣的“采药师者”形象。
【小题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全诗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别刘秀才

许浑①

三献无功玉有暇②,更携书剑客天涯。

孤帆夜别潇湘雨,广陌春期鄠杜花③。

灯照水萤千点灭,棹惊滩雁一行斜。

关河万里秋风急,望见乡山不到家。

(注)①许浑:早年屡试不第,直至四十二岁才考中进士。②三献:春秋楚人卞和得璞玉,献之楚厉王、楚武王均不被认可,后卞和又将璞玉献给楚文王,楚文王命人将这块璞玉雕琢成玉壁,并将该壁命名为和氏壁,以表彰卞和献玉的真诚。③鄠杜:鄠县和杜陵,代指京都。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中的“三献”是说诗人多次科举却无功而返,含蓄地表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
B.诗歌颔联描写诗人与刘秀才在潇湘雨中分别后的情景,他走上大道,在春天到达鄠杜赏花
C.诗歌颈联写诗人所见,萤光被灯照后变暗,河岸上宿雁被桨声惊飞,从中可看出船行的状态。
D.诗歌写景富有艺术性,颔联两句形成暗与明、冷与暖的对比,颈联则由近及远、以动衬静。
【小题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哀郢(其二)

陆游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

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

淋滴痛饮长亭暮,慷概悲歌白发新。

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

(注)①1170年陆游在家乡穷居四年后出任夔州通判。初夏,他从家乡出发,沿长江四上入蜀,九月过荆州。此地为战国时楚故都郢,遂借屈原《九章》中的篇名“哀郢”为题写下此诗。②徂岁:过去的年月。③废城:指郢城。④荆榛:荆树丛。
【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景,意思是说荆州十月已是早梅初开的小阳春气候,为下句的感叹作铺垫。
B.次句将过去的岁月比作下坡的车轮,运用比喻手法生动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
C.颔联由对屈原的怀想而抒发对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壮志难酬的愤慨,既伤古又悼今。
D.颈联“淋漓痛饮”表现诗人被任用的喜悦,“慷慨悲歌”是因为白发新添事业未竟。
【小题2】请简要分析诗歌最后一句“废城霜露湿荆榛”的妙处。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哀郢(其二)

陆游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

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

淋滴痛饮长亭暮,慷概悲歌白发新。

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

(注)①1170年陆游在家乡穷居四年后出任夔州通判。初夏,他从家乡出发,沿长江四上入蜀,九月过荆州。此地为战国时楚故都郢,遂借屈原《九章》中的篇名“哀郢”为题写下此诗。②徂岁:过去的年月。③废城:指郢城。④荆榛:荆树丛。
【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景,意思是说荆州十月已是早梅初开的小阳春气候,为下句的感叹作铺垫。
B.次句将过去的岁月比作下坡的车轮,运用比喻手法生动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
C.颔联由对屈原的怀想而抒发对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壮志难酬的愤慨,既伤古又悼今。
D.颈联“淋漓痛饮”表现诗人被任用的喜悦,“慷慨悲歌”是因为白发新添事业未竟。
【小题2】请简要分析诗歌最后一句“废城霜露湿荆榛”的妙处。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晚次①鄂州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解)
①晚次:指晚上到达。鄂州:唐时属江南道,在今湖北鄂州市。安史之乱前期,诗人为避战乱浪迹天涯,这首诗是他在南行途中写的。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远见”“犹是”两词,描写诗人远远望见汉阳城,将要到达目的地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B.颔联中“估客”,即商贾。同船的商贾白天倚窗托枕,竟能酣然入梦,不言而喻,此时江面风平浪静。
C.尾联抒写感慨,多年征战业已结束,已能听到江上传来升平的鼓鼙之声。
D.本诗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颔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颈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尾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构思精妙,善于用典,读来饶有兴味。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苏秀道中

曾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特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元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苏,今江苏苏州。秀,秀州,今浙江嘉兴。

【小题1】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小题2】诗歌以“喜”贯穿全篇,请对此作简要说明。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至》首句“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寓情于景,表现了作者在闲逸的江村中寂寞心情,为后面的喜客心情巧妙铺垫。
B.《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运用设问、想象等手法,联想此去前路艰危,表现英雄失路之悲。
C.《安定城楼》结句“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鸳雏竟未休”运用典故,把朝廷禄位比作老鼠,而自比清高的凤凰,表现自己崇高理想。
D.《九日齐山登高》结句“故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借齐景公登牛山“泣下沾巾”之典,直接抒发了自己内心的不平和感慨。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