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秋山中作

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注)①这首诗疑作于王维四十多岁的时候,当时朝政日坏,王维郁郁失志,向往隐逸,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②尚平:即尚长,字子平,东汉朝歌人。为子女嫁娶毕,即不问家事,出游名山大川。③蛩:蟋蟀。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才不敢累明时”实写诗人认为自己没有才华,就不拖累圣明的时代了。
B.诗歌通过“故篱”“蝉声”“柴门”“空林”“白云”等意象,交代了诗人生活的山林田园环境。
C.颈联“草间”对“山里”,“蛩响”对“蝉声”,“临秋急”对“薄暮悲”,节奏鲜明,富于音乐美。
D.颈联从听觉角度写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照应题目,给人一种萧索落寞的感受。
【小题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苏武庙

(唐)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帝所造的帐幕。②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③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魂销”二字,真切传神地写出了在异域度过漫长岁月的苏武,骤见汉朝使者时,强烈复杂难以言表的激动心情。
B.颔联描述了两幅图画:一幅是望雁思归图,表现了苏武在胡地对祖国的思念;另一幅是荒塞归牧图,展现了苏武单调、孤寂的牧羊生活。
C.颈联先说“回日”再说“去时”,调整时空顺序,“化板滞为跳脱”,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诗的动荡离合之美。
D.尾联运用多种手法:借喻,用“茂陵”喻指去世的汉武帝;化用,“逝川”是从“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化用而出。
【小题2】诗题为“苏武庙”,但诗中实写苏武庙的文字并不多,而是大量运用虚写来呈现内容。请问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病起书怀(注)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陆游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之时。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诗人病后瘦削,故感帽檐宽松,也暗含其被贬官之意。
B.颔联为全篇的主旨,“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语意相近。
C.由“事定犹须待阖棺”可见诗人对暂时的挫折并不介意,对前途仍充满希望。
D.颈联宕开一笔,写北伐无望,故都难以重返,对国家政局的忧虑和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小题2】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小题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从景物写起,“危樯独夜舟”,暗暗呼应“旅”字,而“独”字更兼容情、事,表达出眼下特定的一种心绪意态。
B.颔联继续描写,仰观俯察,皆为“旅夜”所见。因地势“平”方显出原野之“阔”,造成星辰下“垂”的感觉。
C.颈联尽吐胸中积郁,以一个“岂”字作结,清楚昭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充满深刻的悲剧意识。
D.尾联中的“一沙鸥”是诗人借物自喻,表达了作者从此寄身“云水生涯”,自由自在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小题2】有人认为,诗中的“独”字是诗歌的诗眼,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小题3】颔联历来为人所歌咏,这两句寄寓了诗人什么感情?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悟,也有人认为是“以乐写哀”,你认为呢?试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积雨辋川庄作

王 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和颔联对人物活动、自然景色的描写,都不是客观描述,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
B.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表现了隐居生活的孤寂寡淡和清苦。
C.尾联连用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一反,抒写了诗人淡泊自然的心境,表达了诗人消尽俗念、随缘任遇、与世无争、耽于山林的悠然情怀。
D.这首诗运用了以禅入诗的手法,将禅理禅趣与静谧的绘画美紧密结合在一起,营造了冲淡空灵的艺术境界,于山水美景之外,更有一层深邃的意境。
【小题2】关于“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清人沈德潜说:“本句之妙,全在‘漠漠’‘阴阴’二字,去上二字,乃死句也。”怎样领会他说的“妙”与“死句”的含义?
【小题3】谈谈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赏析首联: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当前题号:6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对“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这联诗,人们存在不同的看法。元代方回云“颇拙耳”;清人纪昀也认为这两句中的“絮帽”“铜钲”的比喻太俗气——“究非雅字”。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谈谈理由。
当前题号:7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本诗主要写景,景中含情。请结合诗歌作具体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赏析颈联: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当前题号:9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怀古诗往往借古讽今或伤今,试举作品为证探究分析诗人常借哪些“古”之历史。
当前题号:10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