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井冈山
***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给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1928年秋
(注)①这首词是***同志为赞扬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而写的。②黄洋界: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③宵遁:夜里逃跑。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阕前两句把镜头对准“山下”与“山头”,为全词的雄伟气势与结尾的胜利作了铺垫。
B.上阕后两句用反衬手法,描写敌人人多势强气焰嚣张,反衬出我军沉着应战泰然自若。
C.“森严壁垒”“众志成城”与“肖然不动”三个词前后照应,既显得典雅雄壮,又韵味深长。
D.这首词匠心独运,高度概括了红军井冈山保卫战的始末,是一部优秀的浪漫主义杰作。
【小题2】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我军有哪些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沁园春•长沙》中的秋景、《雨巷》中的雨巷、《再别康桥》,给读者不同的美感,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秋景一凄美;雨巷一秀美;康桥一壮美
B.秋景一壮美;雨巷一凄美;康桥一秀美
C.秋景一凄美;雨巷一壮美;康桥一秀美
D.秋景一壮美;雨巷一秀美;康桥一凄美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 重阳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自然界从不会因为人事变化而改变它的运行规律,年年重阳节都会如期而至。
B.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野花都比以往更芬芳,可见红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词人。
C.人因有情人易老,天因无情天难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
D.下阕描写秋风比春风更强劲,秋景比春景更壮阔,词句境界开阔雄浑。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忆秦娥•娄山关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①娄山关,在贵州遵义北的娄山上,位于娄山山脉的最高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1月,中央红军在长征中占领遵义,并举行了遵义会议。2月,经过激战,夺取娄山关,这首词作于此时。②漫道,不要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以烈烈西风、长空雁叫营造战前气氛,场面阔大,气氛紧张、肃杀。
B.两个“霜晨月”叠用,既点明时间,说明行动在黎明前,同时使气氛变得舒缓。
C.“马蹄声”“喇叭声”以动衬静,虽没直接描写红军战士形象,却有如在目前之感。
D.整首词以写景作结,描写娄山壮阔的夕照景象,含有不尽之意,引人浮想联翩。
【小题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小题1】词人置身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看到一派万紫千红的壮丽秋景。试分析词的上片描绘秋景的层次。
【小题2】试推敲“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句中“击”和“翔”的精妙之处。
【小题3】词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生机勃勃的绚丽秋景,为什么会发出“谁主沉浮”的慨叹?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长沙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小题1】这首词上阕写暮秋景色,词中哪些词语突出了秋色之深?
【小题2】在“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两句中,“击”和“翔”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语句的含意进行简要分析。
【小题3】上阕“看万山红遍”以下各句,下阕“恰同学少年”以下各句,是铺叙,也就是古人所说“赋、比、兴”手法中的“赋”。此处使用“赋”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小题4】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青年***什么样的形象?
【小题5】《沁园春·长沙》采用了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描绘了一幅山红江碧的绚烂画面。在你所背诵过的古诗中能否找到类似的画面?请默写其中一首,并作简要分析。
【小题6】在这首写秋景的词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怀?
【小题7】这首词的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沁园春 长沙》,完成词后小题

沁园春  长沙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25年

【小题1】对这首词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上阕“看”字是领字,它领起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下阕起到领起作用的字是“忆”字。
B. “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里的“廖廓”,原意是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C.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里“峥嵘”原指山势高峻的样子,这里引申为不平凡的意思。
D. “挥斥方遒”,挥斥,奔放。方,正。遒,强劲。这句意思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诗人用“独立”起笔,一方面是实写,另一方面也同下阕的“百侣”相呼应,以便触景生情,从容地展开下阕的回忆。另外也奠定了这首词深远、广阔、深沉的基调。
B. 作者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曾经和许多共同从事革命活动的同学一起来橘子洲游览,他们评论国家大事,写下了批判黑暗社会,宣传革命真理的文章。
C. “谁主沉浮”由上文的俯观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这句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
D.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刻画了一批奋发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激流勇进的精神,直接地回答了上文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忆秦娥  娄山关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935年2月

【小题1】对这首词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烈”,猛烈,劲厉。“长空”,广阔的天空。“霜晨”,有霜的清晨。
B.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咽”本意是声音因梗塞而不顺畅,这里用来描写军号声在清晨的寒风中听起来时断时续,呜呜咽咽。“咽”在这里读“yè”。
C. “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伟险要的关口,这里指娄山关。“漫道”,不受约束地说,随便地说。“真如铁”,真像钢铁铸成的那样牢不可破。
D. “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表面是说红军从山头上越过。深层含意是革命遭受挫折,在遵义会议以后,革命斗争要从新开始跨越艰险,夺取胜利。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这两句极为精炼传神,不但交代了红军进军娄山关的时间、气候和环境,而且为下面进军的壮行演染了气氛。
B.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这里“碎”字表现了马蹄踏在结了霜冻的岩石上发出的细碎、杂乱的声音,“咽”字表现军号声在寒冷的西风中抖动振荡,时高时低,时断时续,犹如气咽难喧的实况。用字之妙,深得词学家赞赏。
C. “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深刻内涵是:虽然革命力量被“右”倾错误葬送殆尽,但我们要以遵义会议为新的起点,再从头走起,走向长征的胜利,走向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D. 词中晨景雄浑凄清,黄昏景色壮阔悲凉,加上行军的艰难和战斗胜利后豪迈之中兼有的历史沉重感,构成了深沉厚重、悲壮慷慨的意境,十分耐人寻味,具有英雄史诗般的格调。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清平乐 六盘山

***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935年10月

【小题1】对这首词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望断”,望尽,望极,一直望到再也看不见了,表示望的久远。
B.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长城”,这里指秦始皇修筑的长城。“好汉”勇敢有为的人。“屈指”,弯着手指计算。“行程”,指长征已走过的路程。
C. “红旗漫卷西风”,“漫卷”,随风翻卷。
D. “何时缚住苍龙”,“苍龙”,太岁星的别名。古代方士以太岁所在为凶方,因为太岁星象征凶神恶煞。这里喻指以将介石为总头目的国民党集团。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是写作者伫立在六盘山顶,目送着雁群向南飞去。雁群渐飞渐远,终于消失在南面的天际,可他还在久久地凝望着。寄托了对走过的万水千山的怀念。
B. “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钢铁般的誓言和雄心,表现出藐视一切困难和藐视一切敌人的宏伟气魄。
C.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这两句景物描写同上阕“天高云淡”的自然景观相映,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蓝天、白云、红旗,西风、雁群、浩荡的红军队伍,真是色彩鲜明,境界壮阔,表现出胜利在望的欢跃情调。
D.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两句,抒情言志慷慨激昂,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宏伟气魄。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沁园春  雪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娇绕。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36年2月

【小题1】对这首词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莽莽”,本指草木茂密的样子,这里形容大雪无边无际的样子。
B.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竞”,争着。“折腰”低头弯腰,与陶渊明“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中的“折腰”,意思相同。
C.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稍逊”,稍微差一点。“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采。
D.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在一定的时代中,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大影响的杰出人物,诗中指当今时代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几句描写,情景交融,动静相济,词韵俱佳,构成了一幅极妙的北国雪景图。
B.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是过渡句,传统称为“过片”,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C.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个“惜”字,表达了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历史功绩的否定,他们远远不能与今天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相比。
D. 这首词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写景、抒情、议论紧密融合,构成雄浑博大的意境。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