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鲁迅(1881-1936)
- 周作人(1884-1967)
- 柳亚子(1887-1958)
- 胡适(1887-1962)
- 刘半农(1891-1934)
- 郭沫若(1892-1978)
- 毛泽东(1893-1976)
- 顾颉刚(1893-1980)
- 许地山(1893-1941)
- + 丁西林(1893-1974)
- 《丁西林剧作选》
- 叶圣陶(1894-1988)
- 邹韬奋(1895-1944)
- 冯友兰(1895-1990)
- 林语堂(1895-1976)
- 茅盾(1896-1981)
- 郁达夫(1896-1945)
- 徐志摩(1896-1945)
- 朱光潜(1897-1986)
- 田汉(1898-1968)
- 朱自清(1898-1948)
- 郑振铎(1898-1948)
- 翦伯赞(1898-1968)
- 瞿秋白(1899-1935)
- 闻一多(1899-1946)
- 老舍(1899-1966)
- 冰心(1900-1999)
- 夏衍(1900-1995)
- 王力(1900-1986)
- 鲁彦(1901-1944)
- 陈毅(1901-1972)
- 梁思成(1901-1972)
- 柔石(1902-1931)
- 沈从文(1902-1988)
- 李伟森(1903-1931)
- 冯雪峰(1903-1976)
- 胡也频(1903-1931)
- 梁实秋(1903-1987)
- 巴金(1904-2005)
- 艾芜(1904-1992)
- 沙汀(1904-1992)
- 丁玲(1904-1986)
- 吕叔湘(1904-1998)
- 臧克家(1905-2004)
- 李广田(1906-1968)
- 吴伯箫(1906-1982)
- 赵树理(1906-1970)
- 张天翼(1906-1985)
- 李健吾(1906-1982)
- 冯铿(1907-1931)
- 萧军(1907-1988)
- 周立波(1908-1979)
- 吴组缃(1908-1994)
- 殷夫(1909-1931)
- 吴晗(1909-1969)
- 姚雪垠(1910-1999)
- 曹禺(1910-1996)
- 艾青(1910-1996)
- 钱钟书(1910-1998)
- 萧乾(1910-1999)
- 吴强(1910-1990)
- 萧红(1911-1942)
- 马南邨(1912-1966)
- 孙犁(1913-2002)
- 杨朔(1913-1968)
- 唐弢(1913-1992)
- 杨沫(1914-1995)
- 周而复(1914-2004)
- 徐迟(1914-1996)
- 叶君健(1914-1999)
- 严文井(1915-2005)
- 柳青(1916-1978)
- 刘白羽(1916-2005)
- 袁珂(1916-2001)
- 田间(1916-1985)
- 碧野(1916-2005)
- 查良铮(1918-1977)
- 秦牧(1919-1992)
- 黄仁宇(1918-2000)
- 郭小川(1919-1976)
- 魏巍(1920-2008)
- 汪曾祺(1920-1997)
- 杜鹏程(1921-1991)
- 何为(1922-2011)
- 峻青(1922-)
- 李季(1922-1980)
- 马峰(1922-)
- 曲波(1923-2002)
- 贺敬之(1924-)
- 张爱玲(1920-1995)
- 戴望舒
- 陆蠡
- 蔡元培
- 梁斌
- 冯至
- 穆旦
- 何其芳
- 卞之琳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压迫
(前文情节:房东小姐自作主张收了租房男客的租金,房东太太打听到男客没家眷,因为“无亲眷不租房”的习俗不愿把房子租给男客。二人争执不下,于是女房东想通过巡警解决这个问题。此时恰恰有一位女客也来到这里租房,为了应对房东太太,男房客与女房客商量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女 客 让我来做你的太太,好不好?
男 客 什么?
女 客 喔,你不用吓得那么样,我不是向你求婚。这是最妙的一个方法。她说你没有家眷同住,这房子就不能租给你。现在你说你有了家眷,看她还有什么话说!
男 客 她一定没有话说。不过——你愿意么?
女 客 我为什么不愿意?这于我有什么损害?——又不是真的做你的太太。
男 客 不错,不错。
女 客 我听见有人说话。
男 客 那一定是巡警!(急促地)唉,不过我已经说过我没有家眷的,现在怎么对他们讲?
女 客 就说我们吵了嘴,你是逃出来的,不愿意给人知道……
(后门由外推开,走进一个巡警,巡警将风灯放在桌上。)
巡 警 您贵姓?
男 客 (不客气地)我姓吴。
巡 警 (把头点了一点)喔。——府上是?
男 客 府上?我没有府上。
女 客 (起始做起受了委屈的太太来)啊,你是拿定主意不要家了,是不是?
巡 警 (注意到插嘴的人,向男客人)这位……贵姓是?
男 客 (答不出,看了女客人一眼。女客也正在代他为难。他只好继续做起依旧赌气的丈夫来)我不知道。你问她自己好了。
巡 警 (真的问她自己)您贵姓?
女 客 (很高兴地)我?我……也姓吴。
巡 警 喔,你也姓吴。
女 客 是的。
巡 警 (再也想不出别的话)府上是?
女 客 我?我住在北京西四牌楼太平胡同关帝庙对面,门牌三百七十五号,你把它写下来吧,等一会儿你一定要忘记。
巡 警 (真的摸出一本小簿子来)北京……(写字)
女 客 西四牌楼太平胡同,(让巡警写)关帝庙对面。
巡 警 门牌多少?
女 客 三百七十五号。
巡 警 (写完了)谢谢您。(藏好了簿子,又转向男客)您是来这边租房的,是不是?
男 客 不是!我是来这边住宿的。这房子我老早就租好了。
巡 警 (难住了。没有了办法,又转向女客)您是来这边?……
女 客 我!我是来这边找人的。
房 东 (不能再忍耐了)你到这边找什么人?
女 客 (很客气地向她点了一点头)我到这边来找我的男人。
房 东 找你的男人?谁是你的男人?
女 客 我想你应该知道吧?——你既把房子都租了给他。
房 东 怎么!这位先生是你的男人么?
女 客 我不知道。你问他好了,看他承认不承认。
老 妈 (也不能再忍耐了)太太,你看怎么样!我老早就对您说过,这位先生一定是有太太的,您不信。巡 警 (糊涂了)怎么?刚才你们不是说这位先生没有家眷,怎么现在他又有了家眷?
老 妈 不要糊涂吧,刚才这位太太还没来,我们怎么会知道?如果这位太太早来这里,还可以省了我在雨地里走一趟呢。
女 客 对你不住。这实在不能怪我,五点钟的车子,六点半钟才到这里。
老 妈 请您不要多心。我不过是说他太不懂事。
巡 警 这话可得要说明白了。太太要我到这边来,是说这位先生租了三间房子,要一个人在这边住。这屋里住的都是堂客(注:指妇女),他先生一个人在这边住,很不方便,是那么个意思。现在这位先生的太太既是来了,这事就好办。如果太太是和先生在这边同住,那就没有我的事,如果太太不在这边住,这件事还得……
老 妈 不要瞎说吧。太太自然是在这边住。——一看还不知道——先生和太太不过是为了一点小事,闹了一点意见,你不来劝解劝解,还来说那样的话。太太不在这边住,到哪里住去?——好了,现在没有你的事了,你赶紧回去打你的牌去吧。(把风灯送到他手里)走!走!
巡 警 这样说,那就没有我的事了。好了,再见,再见。
女 客 再见。你放心好了,哪一天我不在这里住的时候,我通知你就是了。
巡 警 对不起,打搅,打搅。
[巡警、老妈、房东太太走出。
男 客 (关上门,想起了一个老早就应该问而还没有问的问题,忽然转过头来)啊,你姓什么?
女 客 我……啊……我……
(摘编自丁西林的独幕剧《压迫》,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女客说要做男客的太太时,男客用“什么”回答,暗示他十分希望女客这样做,以便自己能够租到房子。 |
B.巡警是来解决房东太太与男客之间有关租房的矛盾的,他并没有仗势欺人,而是很平和地问有关情况。 |
C.从剧中房东太太的行为,可以看出其腐朽、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一面。 |
D.老妈认为房东太太的做法有点儿不近人情,从她的言谈举止可以看出她是希望男客能租住在这里的。 |
【小题3】文本用男客问女客姓什么而女客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作为结尾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三块钱国币
丁西林
[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一个旧式的四合院里,这里住着房东吴太太和她的佣人李嫂,以及两个学生租客杨长雄和成众。开幕时,李嫂在擦吴太太的的东西,杨长雄和成众坐在窗外下棋,吴太太在晒太阳。“啪”,李嫂打破了一只花瓶]
吴太太:呀!我的宝贝花瓶!
李嫂:(诚惶诚恐)太太,真对不起,我一不小心……
吴太太:不小心!不小心就完事了,你赔我的花瓶,三块钱国币。
杨长雄:太太,何必呢?一只花瓶,没必要让她赔。
吴太太:什么没必要?三块钱国币,一分都不能少。
李嫂:我没钱。
吴太太:没钱?让我搜搜(搜李嫂身,找出三毛钱)才三毛钱,剩下的呢?
李嫂:太太,我真是穷人。
吴太太:穷人,穷人,这年头,哪一个不穷呃,哪一个不是穷人呃?白米卖到六十块钱一担,猪肉一块五毛钱一斤,三毛钱一棵白菜,一毛钱一盒洋火,从来没有听说过。穷人,穷人,是的,做佣人的是穷人,做主人的个个发财吗?这么贵的伙食,她一个人吃了三个人的饭,我都没有扣她的工钱呃。(转调)打破了我的东西,不赔!还有旁人帮忙,说不应该赔。我倒要听听这是什么道理。
吴太太:(走进屋去,一会儿走出,手里拿着另一只花瓶),看,就是和这个一对儿的花瓶。五年前我花了六块钱买下的。我要她照原价陪我三块钱,可算是十二分的客气了。
成众:老兄,你也太不够意思了!怎么连将军都不说一声!
吴太太:……现在的三块钱,值什么?抵不到以前的三毛钱,按理说应该照市价陪我才是。不过我既说了只要她赔我三块钱,已经说出的话,我不反悔。可是如果连三块钱都不赔我,那可不行!
成众:唉,老杨,我和你赌一个彩头好不好?这盘棋,如果你赢了,我出三块钱,如果我赢了,你出三块钱。送给李嫂让她还债,怎么样?
杨长雄:李嫂这不是债,我也没有钱。你是阔人,三块钱不在乎,我是一个穷光蛋,我的三块钱用处多得很。这年头,自来水笔,卖到六十块钱一枝,钢笔头两块钱一打,九毛钱一瓶墨水,一毛钱一只信封。从来没听说过呀!
吴太太:(回头向杨长雄)啊,你知道说穷,你也会说你是一个穷人,那么刚才你说的全是废话!你既然知道大家都是穷人,还说什么替穷人想想?
杨长雄:(被迫抗战)吴太太,你还要多讲吗?
吴太太:我为什么不能多讲?难道我连在我自己家里说话的权利都没有了吗?
杨长雄:好罢,你既然要讲,现在我就把这个道理讲给你听。我们都是穷人,不错,不过穷人也有穷人的等级。一个用请得起佣人的太太,如果是穷人的话,是一个高级的穷人;一个服侍太太的佣人,是一个低级的穷人;像我这样一个扫地擦桌子要自己动手的穷学生,是一个中级的穷人。如果今天是我这样一个中级穷人,打破了像你这样高级穷人的一只花瓶,也许还可以勉强赔得起。可是不幸得很,打破花瓶的是李嫂,她是你雇用的一个佣人,她是一个低级的穷人,她赔不起。三块钱你可以不在乎,可她……
吴太太:你这话不通,什么叫做可以不在乎?
杨长雄:好,好,好,就说是我说错了,你说对了。就承认这个问题不是在乎不在乎,也不是赔不赔得起的问题。穷不穷,赔不赔得起,讲的是一个情,人情之情。而现在我要说的是一个理,事理之理。我们争的是:一个佣人打破了主人的一件东西,应该不应该赔偿的问题,我的意见是:一个佣人已打破了主人的东西,主人不应当要她赔。完了。
吴太太:胡说八道!
杨长雄:胡说八道?我还有话要说,你听不听?
吴太太:你再说下去,我就叫警察啦。警察!警察……
杨长雄:你刚才我说的是理,现在我还要说势,“理所当然势所必至”的势。刚才你已毫不客气的把李嫂身上都搜过了。一个主人有没有搜查她雇用的佣人的身上的权利,这是一个极严重的法律问题,我们且不去说它,你搜查的结果,你发现她身上只有三毛钱,对不对?现在你要她赔的不是三毛钱而是三块钱。这三块钱的巨大赔款你叫她从何而来?所以我劝你……
吴太太:这你管不着。
成众:下棋,下棋。
[杨长雄回到象棋的战场,继续未完的棋局,少停,外面走进一个警察]
吴太太:好了。我已经看过她的包袱和她的身上,她只有三毛钱。现在请你等一等,(向杨长雄看了一眼,走进房一会,提了一个小包袱走出)这是她的铺盖。这条巷子的对面是一家当铺,我请你带着她把这个铺盖拿到那家当铺去,当三块钱交给我。
杨长雄:(跳起来)什么?你要当她的铺盖!
吴太太:是的。
杨长雄:(走到吴太太的面前大有抢夺铺盖之势)岂有此理!你把她的铺盖当了,你叫她睡什么?
吴太太:这是她的铺盖,不是你的铺盖,与你无关!(转向警察)警察先生,我指给你看那一家当铺在哪里。(向门走去)
杨长雄:(走去拦住去路)不行!
吴太太:什么不行?这又不是你的东西?打破的又不是你的花瓶?你别再多管闲事!
成众:(走去把杨长雄拉开)下棋,下棋,下棋,下棋。
[吴太太走进正屋、警察、李嫂同走出。杨长雄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成众一人下着棋,不久,警察走进,后面跟着李嫂,一手拿了三张纸币。]
杨长雄:(向成众)你说是不是不要脸?……这样一个无耻的泼妇!
吴太太:(走进,向杨长雄)什么?你讲什么?你骂人是不是?(向成众)成先生,他破口骂人……
成众:对不起,我在下棋,没有听见。
吴太太:(再转向杨长雄)无耻,我请问你什么叫无耻?无耻,是的,旁人的事,本不用他管,他却来多事,这才是无耻。一个在背后骂人的人,这才是无耻。
吴太太:你没的说了是不是?刚才你很会说话,怎么现在连屁也不放了?你骂了人你不承认。你骂了人你不敢承认,这才是无耻。是的,无耻!下流!混蛋!
[杨长雄面白手颤,忍无可忍,忽然看到了茶几上放着的花瓶。急忙地走去,抱在手中,走到吴太太的面前,双手将花瓶拼命地往地上一掷,花瓶粉碎。
吴太太:(血管暴涨,双手撑腰)啊!你这干什么!
杨长雄:(闭紧了嘴唇,握紧了拳头,没说话。伸手从衣袋中摸出了三张纸币,送上)给,三块钱——国币!
吴太太:(事出意外,一时想不出适合环境的言辞。抢了纸币,握在手里,捏成纸团,鼓着眼,看着对方)这……
成众:(危险风暴渡过,得到了这一场恶斗的结论)和棋。
(于原文有删减)
【小题1】下面对文本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本剧以李嫂打碎主人的花瓶,被要求赔偿3块钱国币开始,以杨长雄打碎另一只花瓶,送上三块钱国币结局结尾,构思巧妙,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
B.本文的语言特点是诙谐幽默中蕴含着轻松和机智,经常使观众产生会心的微笑。 |
C.成众这个人物作为一个与杨长雄相对比的形象出现,在其冷漠的性格对照下,杨长雄的见义勇为、富有正义感,却容易冲动、不讲策略的性格显得格外鲜明、可爱。 |
D.全剧围绕花瓶事件展示主仆之间、大学生与女主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了大学生的正义感和同情心,揭露了阔太太的自私和狡辩。 |
【小题3】戏剧台词除了具有个性化、动作性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丰富性的内涵。请结合全剧赏析“和棋”这一句台词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