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黄鹤楼

***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1927年春

(注)①作者自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陈独秀的右倾错误路线断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那年的春季(大革命失败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击,从此找到了出路。”②九派:水的支流。在长江中游有九条支流与之汇合,故称“九派”,也泛指长江。③一线:指当时长江以南的粤汉铁路和以北的京汉铁路。④酹,古代用酒浇在地上祭奠鬼神或对自然界事物设誓的一种习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一个“锁”字,连结两山大江,不但形象地描绘了龟蛇夹峙的形势,而且暗写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一段江景。
B.上片多用叠音词。突出景物广阔、漫长、沉郁的特点,勾勒出一幅萧索压抑、苍茫无际的画面。
C.下片一个“逐”字,不但生动地写出了浪花的滚滚催进,而且隐喻汹涌澎湃、如火如荼的革命浪潮。
D.此词写黄鹤楼不落前人窠臼,开首就从小处着笔,随后又作具体描绘,烟雨江山莽莽胜境。继而引用神话传说,最后抒发登临感受。
【小题2】全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同志常用旧体诗来反映现代生活的思想感情,这些诗也是现代诗歌,如《沁园春·长沙》就是现代诗歌。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等。
C.“沁园春”是词的词牌,这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刻画了一批奋发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激流勇进的精神,直接回答了上文谁主沉浮的问题。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965年5月

【小题1】依次写出这首词押韵的字。
【小题2】摘出这首词写景的句子,并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①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市北部。1929年1月,***和朱德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出发,2月10日,同追来的国民党军在大柏地打了一仗(大柏地战斗),大获全胜。1933年夏天,***重新经过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词。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首句先从夕阳西下的天空入笔,形象传神地展示了一幅斑斓的春日黄昏图。
B.第三句化用花间词派温庭筠的“雨后却斜阳”,并非落入花间派的婉约纤柔之中。
C.下片起首两句才点出此词追忆的主题,这些弹洞点缀祖国河山,显得分外美丽。
D.本词通过对大柏地夏天傍晚的山川风景的描绘,表达词人乐观豪迈的胸襟。
【小题2】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加以赏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各题。

沁园春·长沙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小题1】统领上片的一个动词是______,统领下片的一个动词是______。
【小题2】从下片中可以看出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词句加以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沁园春·长沙》上片,完成各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小题1】词这种文体在创作中,有时为了适应平仄韵律或表达效果的需要,把常式语序作一些调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几句就是这样这几句如果换成常式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C.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头
D.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小题2】上片中“看”字总领到下文哪一句?这些句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两句在词的结构方面有什么作用?
当前题号:7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根据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怎样排列党八股八大罪状的?
条目
角度
内容
总结
第1—5条(具体表现)
思想方面(1—3)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是内容空洞,“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是动机不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是目的不明。
 
艺术方法(4、5)
“语言无味,像个瘪三”是缺少文采,“甲乙丙丁,开中药铺”是形式主义。
第6条
挖根源
“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是“责任心不足”,这是党八股产生的根源之一。
第7、8条
讲危害
“流毒全党,妨害革命”及后果——“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小题2】本文语言生动活泼,主要体现在哪里?
【小题3】本文论证方法多变,形式生动多样。文章运用了哪些方法?有何效果?
当前题号: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初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小题2】作者在阐述党八股每条罪状时使用了什么写作思路?
当前题号:9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A.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以及对青年时代生活的回忆,作者表达了乐观主义精神和豪情壮志。
B.“万”“百”大数值虚数,“遍”“尽”“透”等极致性词语的使用体现出现实主义情怀。
C.全词动静有度,张弛有致;上片湘江秋景表现得逍遥自在,下片由轻松悠闲转而气势磅礴。
D.本词写秋不落悲秋俗套,慷慨激昂,因为作者笔下秋天的壮丽、大气和其豪迈气概相吻合。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