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刘克庄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注)①实之:王迈,字实之,刘克庄好友。②束缊:捆乱麻做火把。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起句“束缊宵行十里强”开门见山写连夜而行的情状,一支火把引路,来到十里长亭,点出饯别之意,“宵行”暗示远行的劳苦。
B.诗囊中的诗篇是词人的心血结晶,因而宁舍衣囊不舍诗囊,“挑得诗囊,抛了衣囊”表现了词人的书生本色和不爱钱财的高洁情操。
C.“天寒路滑马蹄僵”,句中一个“僵”字写尽了艰苦之状,虽在说马,但行人颠簸于马背,冒着寒风艰难赶路的情景已跃然纸上。
D.“元是王郎,来送刘郎”表现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刘克庄自称“刘郎”,也有以唐代锐意改革而屡受打击的刘禹锡自比之意。
E.“酒酣耳热说文章”一句在结构引起后文,在内容上点明两位诗人志同道合,在推杯换盏间还不忘评诗论文。
【小题2】词作下片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小题1】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写汴水东流,两岸春光无限。
B.第二句写当年豪华的隋宫现已颓败。
C.第三句劝诫人们不要登上长堤远望。
D.第四句写风起杨花,易引发思乡之情。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用“无限春”具体描绘了汴河两岸千里春色的实景。
B.“已成尘”形象地写出了隋宫往日豪华已荡然无存的景象。
C.一二句中汴河春光的美好,与隋宫的颓败形成鲜明对比。
D.借汴水、隋宫、杨花等意象,在昔盛今衰中寓历史感慨。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干戈

王中

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踪迹大纲王粲传,情怀小样杜陵诗。

鹡鸰音断云千里,乌鹊巢寒月一枝。安得中山千日酒,酩然直到太平时。

注:①王中南宋末诗人。②鸰:一种嘴细、尾、翅都很长的小鸟,只要一只离群,其余的就都鸣叫起来,寻找同类。语出《诗•小雅•棠棣》。③中山千日酒:传说中山有人造的酒,饮后能醉千日。泛指美酒。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干戈”是古代的两种兵器,一般泛指战争,暗示了诗歌表现的环境特点。
B.首联点题,“欲何之”暗示了战乱波及范围之广,而诗人自己也一事无成。
C.颔联以王粲和杜甫自比,表明其颠沛的行踪和忧伤的情怀与他们完全一样。
D.全诗充满着满腔的悲愤之情,但文字读来较为轻淡,情感表达比较委婉。
【小题2】诗的最后两联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

[注]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作者战斗过的地方。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小题1】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状夜,北斗垂宇,银汉浮天,写得苍茫空阔。
B.第二联写景精细,风过叶落突出秋的静,百虫鸣叫反衬夜的静。
C.诗歌从状景始,以纪怀收,细致描写秋夜的寂静,为后文抒怀铺垫。
D.整首诗歌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一、二、四联押ing韵
【小题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句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梅花引·荆溪阻雪
宋 蒋捷①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绵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注释:①蒋捷:咸淳十年进士。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其气节为时人所重。
【小题1】从体裁常识看,梅花引是__________,荆溪阻雪是_________,全词表现了他乘船阻雪于荆溪时的_______之情。
【小题2】下阕表现情感的手法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A.上片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历史上孙权和刘裕的英雄业绩,引发感慨。
B.下片开头追述刘义隆草率出兵而溃败的史实,建议当权者挥师北伐。
C.结尾词人以廉颇自况,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慨与渴望为国效力的雄心。
D.作品运用典故自然贴切,寄意深远,历史感怀与现实忧思互相交织。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②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③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④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至于永嘉。

⑤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徬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救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更欲一北  觇:窥视
B.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 去:去往
C.质明,避哨竹林中 质明:天刚亮的时候
D.海安、如皋  道:取道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至于永嘉    有尺寸之地
B.不幸吕师孟构恶前     负栋之柱,多南亩之农夫
C.巡船所物色  冰,水之而寒于水
D.而死付之度外矣 斯百世之遇也
【小题3】下列选项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骑数千过其门
A.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B.渺渺兮予怀
C.戍卒叫,函谷举
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天祥初至元营,不辱使命,捍卫朝廷尊严。“抗辞慷慨”表现出他大义凛然、敢于抗争的气节。“上下颇惊动”显现出“抗辞”的重大影响。
B.作者善于将感情融入叙事。例如选文第4段,既写出当时由中兴有望到无可投奔的处境,又反映出作者由兴奋转为悲愤的急剧变化的感情。
C.第五段议论是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展开的,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王朝暗淡前景的担忧以及自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决心。
D.选文叙述了作者出使元营、面斥敌酋汉奸、冒死逃脱的颠沛流离的经历,表达了文天祥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小题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⑴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⑵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当前题号:7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汉宣帝诏群臣议武帝庙乐,夏侯胜日:“武帝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赤地数千里,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于是丞相、御史劾奏胜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遂下狱,系再更冬,会赦,乃得免。章帝时,孔僖、崔骃游太学,相与论武帝始为天子,崇信圣道,及后恣已,忘其前善。为邻房生告其诽谤先帝刺讥当世下吏受讯僖以书自讼乃勿问。元帝时,贾捐之论珠崖事日:“武帝籍兵厉马,攘服夷狄,天下断狱万数,寇贼并起,军旅数发,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障,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是皆廓也泰大、征伐不休之故也。”考三人所指武帝之失,捐之言最切,而三帝或罪或否,岂非夏侯非议诏书,僖、骃诽谤,皆汉法所禁,如捐之直指其事,则在所不问乎?

 (选自《容斋随笔》)

【小题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为邻房生告其诽谤先帝刺讥当世下吏受讯僖以书自讼乃勿问。
【小题2】《容斋随笔》的作者是______朝代的______
【小题3】根据材料,作者认为贾捐之没有受到元帝怪罪的原因是什么?
当前题号:8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成都大阅①
陆游
千步球场爽气新,西山遥见碧嶙峋。
令传雪岭蓬婆②外,声震秦川渭水滨。
旗脚倚风时弄影,马蹄经雨不沾尘。
属橐③缚裤④毋多恨,久矣儒冠误此身。
(注)①大阅:对军队的大检阅,即大阅兵。②雪岭蓬婆:指岷山主峰一带的山林。③属橐(gǎo):佩戴箭囊。
【小题1】下列对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出两阅兵场宽阔而又空气清爽的环境,烘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二句写阅兵场外远处的山脉,“碧嶙峋”写出了山势的峻峭和山色的青碧。
C.阅兵场上风势很大,军旗猎猎,旗影闪动,马蹄轻捷,衬托出阅兵将士们的飒爽英姿。
D.作者虽为一介文人,却久有从戎报国的雄心壮志,他身着戎装参加阅兵,是符合他的志趣的。
E. 诗的尾句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儒冠多误身”句,感叹长久以来天下儒生无所作为。
【小题2】诗的中间两联分别是怎样描写大阅兵的?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二)

杨万里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注]①翠纱红映肉:语出苏轼的诗句“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形容海棠的淡红浅祭。②尾联作者原注:“予去年正月离家之官,盖两年不见海棠矣!”
【小题1】对这首诗的赏析,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既交代了游览之地,又点明了以下数句均为游览所得。一个“行”字,为全诗之眼,领起全诗,有概括诗歌内容的作用。
B.颔联以“无气力”状写春之柳枝,表现柳枝娇弱婀娜之态,运用拟人手法,形象新奇;“淡晴花影”写出了花朵在阳光照映下倩影婆娑,朦胧惝恍的美丽景色。
C.颈联出句写幽径,所重在静;对句写新禽,所重在动。各有侧重,动静结合,以新鸟之声清脆悦耳来反衬小径的幽寂。
D.整首诗作者写了竹林水榭、柳枝轻拂、花影朦胧、幽径新禽等景色,寓欣喜之情于烂漫春光中。
【小题2】有人曾评价说,杨万里作诗“于结句每以出人不意为胜”。请结合这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