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成都大阅①
陆游
千步球场爽气新,西山遥见碧嶙峋。
令传雪岭蓬婆②外,声震秦川渭水滨。
旗脚倚风时弄影,马蹄经雨不沾尘。
属橐③缚裤④毋多恨,久矣儒冠误此身。
(注)①大阅:对军队的大检阅,即大阅兵。②雪岭蓬婆:指岷山主峰一带的山林。③属橐(gǎo):佩戴箭囊。
【小题1】下列对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出两阅兵场宽阔而又空气清爽的环境,烘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二句写阅兵场外远处的山脉,“碧嶙峋”写出了山势的峻峭和山色的青碧。
C.阅兵场上风势很大,军旗猎猎,旗影闪动,马蹄轻捷,衬托出阅兵将士们的飒爽英姿。
D.作者虽为一介文人,却久有从戎报国的雄心壮志,他身着戎装参加阅兵,是符合他的志趣的。
E. 诗的尾句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儒冠多误身”句,感叹长久以来天下儒生无所作为。
【小题2】诗的中间两联分别是怎样描写大阅兵的?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1-31 08:01: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宴西楼
陆游
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
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
烛光低映珠鞴丽,酒晕徐添玉颊红。
归路迎凉更堪爱,摩诃池上月方中。
(注)①陆游因为主张抗金,不合当权者口味而被一迁再迁,赶到川蜀,这首诗即写于此时。西楼、成都府治西侧有筹边楼,唐李德裕建,曾与热悉边事者在此共议抗御吐蕃等族侵扰事。又《蜀中名胜记》谓“转运司司园亦称西国,园中有西楼”。②因循:随意、轻率、怠惰。③珠鞴(bèi):绣着珠饰的单衣,代指歌年女子。④摩诃池:摩诃池即汙池,在锦城西。为隋将军萧摩诃所开,因是得名。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首句紧扣题目,从宴饮的场所——西楼着笔。先以“豪雄”二字虚点一笔,引出次句对昔日奢华的着意渲染。
B.第二句中“锦绣笙箫”描绘了歌管竟逐的景象,暗藏题内“宴”字;“锦绣”比喻美人,“在半空”则突出了西楼耸立天半的形象。
C.“烛光低映珠鞴丽,酒晕徐添玉频红”两句,描绘了宴饮之上歌女的俏丽,由此展现了宴饮场面的热闹。
D.颈联续写西楼宴饮,意境温馨旖旎,表现诗人醉宴西楼,置身衣香鬓影之中,只不过是为了缓解精神的苦闷而己。
E. 诗歌尾联以景作结,描写宴罢归途,描绘了夜凉迎面,摩诃池上,明月方中的景象,对此佳景,诗人更生赏爱之情。
【小题2】古人评此诗颔联“语轻而感深”,你认为此联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