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商 山 早 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小题1】选出与本诗颔联(第二联)结构相似的一项。(4分)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小题2】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4分)
A.诗中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羁旅途中孤独而凄凉的内心世界。
B.全诗描绘出一幅远行途中的客子在初春拂晓时出发的情景。
C.诗的首联统摄全篇,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D.诗的中间两联纯粹是写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2-12-03 10:10: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过陈琳墓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帐,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①怜:爱慕。②石麟:石麒麟,墓道前的陈列品。③铜雀 :铜雀台,曹操所建,故址在邺城西。
【小题1】这首诗从体裁来看,属于___。从题材来看,属于___ 诗。
【小题2】陈琳是汉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在《三国演义》中也有对他的叙述描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汉灵帝时,陈琳为国舅、大将军何进的主簿。曾在何进欲诛杀宦官时献计,却被何进笑为“此懦夫之见”,不予采纳。
B.何进接太后之诏欲入宫。陈琳、曹操、袁绍等人都劝阻其勿入,何进笑谓“小儿之见”,最终被斩杀于宫内,是为“十常侍之乱”。
C.董卓之乱后,陈琳避难冀州,入袁绍帐下任书记一职。陈琳曾为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当时正苦于头风,病发在床的曹操因卧读陈琳之榭文,竟惊出一身冷汗,翕然而起,头风顿愈。
D.袁绍败灭之后,曹操不计前嫌,赦免陈琳,命为从事,陈琳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为由,拒不受命。
【小题3】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史见遗文”,不仅点出陈琳以文章名世,而且暗含着仰慕。
B.“词客”指以文章名世的陈琳,“应识我”中的“应”不仅表达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负自信,而且还有世无知音的自伤与愤郁。
C.颈联由眼前实景联想到曹操修建的铜雀台也只剩下荒凉的遗迹,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曹操这样一位重才的明主的追思。
D.尾联“欲将书剑学从军”表达了诗人准备弃文就武、持剑从军的志向,颇有班超投笔从戎的豪迈。
【小题4】前人曾评价这首诗说:“此诗吊陈琳,都用自己陈说。盖己之才与遇,全诗确实贯穿着诗人自己与陈琳之间的对比。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对比之处及其作用。